冻卵又称雪藏卵子,即取母体健康时的卵子冷冻,阻止卵子随人体衰老,待想生育时取出冷冻的卵子使用即可。冷冻卵子的技术本身并不成熟,即使可以冷冻、复苏、形成受精卵,胚胎,但胚胎真正长成可以生存的健康孩子几率较低,安全性无法评估。2012年世界上共有100多个冷冻卵婴儿,尚缺乏远期观察。
关于“冻卵”,你是不是在一些“爆款”新闻里见过这个词呢?那么,什么是冻卵,什么又是“卵巢组织冻存” ?
01
冻卵的有效性:
怀孕率不高
并不是世界各地都支持这种社会性冻存(social freezing,指仅仅出于想延长生育期限的冻存),能冻的只有美国、英国、日本、西班牙等为数不多的国家,而且争议也挺大,开会总吵架,写出来的共识和指南都很保守。为什么呢?主要是冻卵后怀孕率没有宣传的那么高。
冻卵再孕需要经历N多关卡:
→ 打大剂量的激素,促使卵巢长出来很多个卵泡
→ 经阴道行卵巢穿刺手术把卵取出
→ 冷冻保护剂渗透脱水
→ 玻璃化冷冻
→ 液氮中保存数年
→ 取出卵子
→ 复苏
→ 体外受精
→ 体外培养
→ 筛选
→ 胚胎移植
→ 着床
随便数数就得十来个关卡,想要怀孕,必须每一步都成功才行,然而事实是,每一步都削减着成功率。
大型研究分析显示,每只冷冻卵子复苏后的妊娠率是7%。想要提高怀孕率,建议冻存20个以上卵子,也就是说,一个月促不出那么多,可能要促好几个月,做好几次取卵手术。
2017年,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综述:
【35岁及以下的女性】冻存5个卵子妊娠率为15%左右,冻存15个以上时妊娠率才会接近90%。
【35岁以上的女性】哪怕冻存超过15个卵子,妊娠率也只能达到30%~40%。
来自2017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综述“Fertility Preservation in Women”
把冻卵作为后悔药,但当需要时却发现妊娠率如此之低,自己又错过了自然生育的年龄。后悔药到底是为了治愈后悔,还是会带来更加无可弥补的后悔呢?因此,冻卵是一种希望的保留,而绝非万全的保险。
02
冻卵的安全性:
促排卵、高龄妊娠的风险
在促排卵阶段,大剂量激素刺激卵泡生长,有引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风险,可导致腹水、胸水、电解质紊乱、肾功能损伤、呼吸窘迫甚至危及生命。
而且,穿刺取卵毕竟是有创的手术,手术相关的风险都有可能发生,比如感染、出血等。
此外,冻卵只是定格了卵子的年龄,并没有定格我们的身体。研究显示,选择冻卵时女性平均年龄超过36岁,等到复苏、怀孕,很多女性已超过40岁,一系列风险会大幅增高,比如胎儿畸形、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等。
也就是说,女性在选择延后生育的同时,不得不承担更多的风险。
03
卵巢组织冻存
新型生育力保护方法
其实,生育力保护的方法远不止冻卵这一个选项,而且主要面向人群也不是社会性冻存。
中国每年有430万例新发癌症患者,其中超过70%的年轻癌症患者有强烈的生育意愿,但疾病本身和放疗、化疗等癌症治疗会对卵巢造成严重的不可逆性损伤,使女性在癌症治疗后可能永远失去做母亲的机会。因此,癌症患者的生育力保护社会需求极大而且更为迫切。
相较卵子和胚胎冷冻,卵巢组织冻存是一种更新的生育力保护方法,是在放化疗前微创手术取出一部分卵巢组织,处理后浸在冷冻保护剂中低温冻存,当患者恢复,再将冻存的组织复苏、移植回体内。
卵巢组织冻存有诸多优势:
1)避免了大剂量、长时间的前期激素刺激,只要患者可以耐受手术,立即可以实施,节约时间,不会延误癌症的治疗。
2)卵巢组织中的卵泡储备量大,一片组织中的卵泡数可成百甚至上千。
3)在复苏、移植成功后,可恢复的不仅是生育能力,卵巢的内分泌功能也能得到恢复。
4)是青春期前患者和急需癌症治疗的患者唯一的生育力保护选择。
冻存卵巢组织中的卵泡储备量巨大
在中国,首个 卵巢组织冻存库于2012年在北京妇产医院建立。自卵巢组织冻存技术开展以来,我院已成功冻存300多例,移植了10例,全部成功。
女性生育力保护,任重而道远,希望这项技术可以早日广泛地应用于所有有需求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