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荨麻疹的概念与临床表现
荨麻疹,民间百姓也叫“风疹块”、“鬼风疙瘩”。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
荨麻疹的病因非常复杂,但多数与过敏有关。常见原因主要有:食物及食物添加剂、吸入物、接触物、药物等;物理因素如机械刺激、冷热、日光等;昆虫叮咬;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
临床表现
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逐渐蔓延,融合成片,由于真皮乳头水肿,可见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可延长至数天后消退,不留痕迹。皮疹反复成批发生,以傍晚发作者多见。风团常泛发,亦可局限。有时合并血管性水肿,偶尔风团表面形成大疱。
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严重患者还可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
1、血管性水肿,也叫巨大性荨麻疹。它主要惯发于组织较为疏松部位,如眼睑、口唇、阴部及咽喉等,但手足、前臂或踝部有时也可被累及。多在夜晚突然发生,皮损多呈1~2个巨大局限性水肿块,不对称,手指压后无凹陷性体征。损害持续时间较长,有的须2~3天方能消退。若发于咽喉部,病情严重者可引起窒息,甚至死亡。
2、人工荨麻疹,也叫皮肤划痕症。即用手指甲划试或用钝器划其皮肤后,开始出现条状红斑,随后在其周围发生红晕,最终发生著明的条状风团。有些人工荨麻疹患者与应用青霉素有关,当停用该药,经一段时间后即可痊愈。
3、寒冷性荨麻疹。可分为家族性和获得性二型。前者临床少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自婴幼儿开始发病,可持续终生;后者又有原发性和继发两种,其中以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最为常见。原发性这一型好发于暴露部位,痒较别的型轻。在气温突然变冷或接触冰冷物质时,可诱发风团产生。重者衣服遮盖处也可出现风团,持续数小时,甚至有手麻、唇麻、心悸、胸闷、腹痛、腹泄、晕厥乃至休克。有的因食冷饮而出现喉及口腔黏膜水肿,瘙痒,声音嘶哑。如在冷水中游泳时可能突发喉水肿而窒息死亡。继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常与某些基础疾病,例如冷球蛋白血症、冷纤维蛋白原血症、冷溶血素症、梅毒、恶性骨髓肿瘤及结缔组织病有关。
4、胆碱能性荨麻疹。该型以青年女性占多数,精神紧张、机体受热或运动时常常可诱发皮损发生。一般在出汗后数分钟,在躯干上部或上肢出现约1~3mm的小风团, 周边绕以红晕,奇痒无比,约30-60分钟消退,且常伴头痛、头晕、腹涌、出汗、等症状。
5、光线性荨麻疹。表现为皮肤受日光、紫外线或红外线射数分钟后,局部迅速出现瘙痒性风团。与此同时,可伴发畏寒、疲乏、肠痉挛及至晕厥等全身症状。
6、压力性荨麻疹。易发生于受压较重、且时间较久的部位,以臀部和足部为多见,损害呈局部深在疼痛性水肿,可持续8~12小时。发病期间常伴发热、寒颤、关节痛等。
7、丘疹性荨麻疹。又称急性单纯性痒疹。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一种风团样丘疹性皮肤病。多数患儿发病与某些节肢动物叮咬有关,如跳蚤、蚊螨、臭虫等。也有的是由于消化障碍或某些食物,如鱼虾蛋类等的过敏反应。疾病发生时,皮肤出现纺棰形红色风团样丘疹,中央常有一小丘疹或小水疱,有时为疱膜紧张的大水疱,常成批发生,较少融合。皮疹若发生在四肢远端,可形成大疱。约3—7天皮疹消退,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斑,但新皮疹不断出现。
另外,还有热荨麻疹、运动性荨麻疹、震颤性荨麻疹、水源性荨麻疹、肾上腺素能性荨麻疹、电流性荨麻疹等更少见的类型的荨麻疹等。
二、荨麻疹的治疗
1、找出过敏原,避免接触。
大部分荨麻疹是由食物引起的,找出过敏食物,忌食就可缓解症状。但一般检测只检测IgE介导的速发过敏原,很少查IgG介导的的迟发食物过敏原,实际上有较多的荨麻疹是IgG介导的,如果只查IgE介导的就查不全。所以在检测时要包括食物的速发反应和迟发反应双重检测。食物速发反应引起的荨麻疹,一般在进食30分钟左右出现症状,比较容易发现与食物的关系;迟发的,在进食几小时甚至几天后才出现症状,比较隐蔽,很难判断具体是由那种食物引起的,需要检测才能做出判断。
2、对症用药,缓解症状治疗。
以抗组织胺药物为主,此类药物缓解症状较快,但不能治本,且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多数都属于这类治疗,所以用药好,停药犯,反反复复,患者很痛苦。
3、免疫治疗,又称脱敏治疗。
有部分吸入性过敏原引起的荨麻疹,如尘螨、花粉等,可进行免疫治疗,即通过小浓度过敏原多次刺激机体,使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而脱敏,达到不再复发的疗效。
4、调整过敏体质治疗。
荨麻疹发作的内在原因是遗传的过敏体质,外在原因是过敏原。通过改善过敏体质可以达到根本治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