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微量元素越来越受宝妈们关注,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医生也会建议检查一下微量元素,但微量元素,到底是什么呢?很多宝妈其实并不是特别清楚。
微量元素是指低于人体体重0.01%的矿物质,虽然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不高,但微量元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存在。一旦缺少微量元素,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所以正确认识微量元素是非常有必要的。
01
什么是微量元素
很多家长只知道微量元素这个名词,但根本搞不清什么是微量元素,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
根据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同,元素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凡是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钙、磷、镁、钠、氯、钾、硫等,称为常量元素或者宏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则称为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又分为必需微量元素和有毒微量元素。铁、锌、硒、铜、钴、镍、硼、氟、硅、钒、铬、锰、溴、钼、锡、碘等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不可少的,又称生命元素。
人体中还存在一些无任何生理作用的有毒重金属元素,如铅、汞、砷及镉,通常也属于微量元素。
02
必需微量元素与儿童健康的关系
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内各种代谢的基础,并影响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微量元素摄入过量、不足、不平衡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儿童生理功能改变或发生疾病。
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作用,缺乏则引起相应疾病。
铁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基础,缺铁可引起缺铁性贫血,且容易并发感染,严重者伴有神经系统发育及行为异常。
锌
锌影响氨基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缺锌会引起儿童生长发育迟缓,还影响儿童骨骼发育,锌还构成味觉素,缺锌儿童常表现为味觉减退、厌食、异食癖。
铜
铜在体内主要与白蛋白及铜蓝蛋白结合,是体内许多的重要组成部分,缺铜可出现贫血、中性粒细减少,易导致感染性疾病。
碘
碘在体内的作用通过甲状腺素的功能表现出来,环境中缺碘则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素的缺乏对幼儿脑发育及智能发育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硒
硒参与构成体内一些蛋白酶,还可清除体内自由基,起到抗衰老、抗癌作用,缺硒可出现克山病、大骨节病等。
钼
钼存在于人体重要的酶――黄嘌呤氧化酶中,缺钼会引起尿酸代谢障碍,此外钼还与食管癌的发病有关。
钴
钴可促进锌的吸收,肝脏中的钴大部分以维生素B12的形式存在,维生素B12的缺乏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
氟
氟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适量的氟对维持机体的钙磷代谢、促进牙齿及骨骼钙化,保证牙齿、骨骼正常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03
有毒微量元素与儿童健康的关系
人体内尚存在一些重金属元素,长期蓄积会出现毒性作用。
铅
例如,铅经消化道吸收人血,并长期蓄积在骨骼和牙齿中,影响儿童多器官多系统功能。
铅中毒可出现贫血、腹痛、便秘等造血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症状,即使极低水平的铅暴露,也会对儿童脑发育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影响智力和行为发育,导致IQ下降和出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行为问题。
镉
镉主要损害肝脏、肾脏及神经系统,镉的肾脏毒性早期即可引起肾小管的功能障碍,晚期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许多研究提示镉暴露对儿童神经发育产生影响。
汞
汞及其化合物的毒性均较大,有机汞中毒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无机汞中毒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出现胃肠道穿孔、汞毒性肾炎,甲基汞接触损害儿童脑发育,影响儿童语言和运动能力。
砷
砷中毒则导致儿童生长迟缓及发育不良,并与一些癌症的发病有关,包括肿癌、皮肤癌、淋巴癌等,也有研究提示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损害密切相关。
04
婴幼儿铁营养状况的判断
母乳中铁的含量较低,纯母乳喂养的足月儿在出生后4~6个月时,其出生前由母亲通过胎盘供应给胎儿的储存在体内的铁元素基本用完了,需要额外补充,如添加铁强化的食物和富含铁的食物(牛肉、猪精肉、动物内脏等)。
这就是为什么常常要求在孩子6个月以后开始添加辅食的原因。但对于早产儿、足月小样儿或母亲孕期存在铁营养不足(缺乏)的情况(如母亲孕期患有缺铁性贫血)。婴儿出现铁营养不足的情况就会提前出现。
对于早产儿或足月小样儿建议生后1个月内开始补充铁剂,每千克体重每天补充2毫克铁元素至1岁;对于足月儿,因母亲孕期存在铁营养不足的情况,也应密切关注婴儿铁营养状况,必要时在生后2~3个月开始补充铁剂。
06
婴幼儿锌营养状况的判断
处于辅食添加期的6~24个月的婴幼儿是锌缺乏的高危人群,主要是由于出生头两年生长发育非常快,体重迅速增加,消耗大量的锌。
一般认为,足月新生儿在生后头6个月中,一方面由于婴儿体内储存的锌较多,初乳中锌的含量较高,大致可以维持锌代谢的平衡。但6个月以后,婴儿需要通过辅食添加来获取锌的补充。锌含量丰富的食物包括动物精肉、内脏、动物血等。
但是,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出生时体内锌储备不足以及出生后的追赶性生长,对锌的需要量高于足月健康儿,而可能在出生早期就存在锌缺乏。
反复腹泻、感染、发热的患儿则由于锌丢失增加,也是锌缺乏的高危人群。生后及早进行锌制剂的补充,6个月以内每天补充锌3毫克,6个月以后可以增加到5毫克。如果存在明显缺乏,则按照每千克体重每天1毫克进行补充。
07
儿童铅中毒的防治
铅是一种历史悠久、用途广泛的重金属,能通过环境污染、误吞误食、不良行为或不当的生活方式进入人体,在体内具有较强的蓄积性和多脏器毒性。
铅的神经毒性作用不存在任何阈值,即使是低水平的铅暴露对儿童的神经发育也具有较强毒性。
铅暴露不仅损害儿童语言、认知、运动及行为的发育,而且这种损害具有不可逆性,严重影响儿童日后的学习能力和工作成就,其危害性受到全世界广泛关注。
造成我国儿童铅中毒的主要污染源来自工业性铅污染和生活性铅污染。
工业性铅污染是造成我国儿童铅中毒的一个重要原因,涉铅企业主要包括如下一些工业:铅矿开采、冶炼,蓄电池生产、回收,废旧电器拆解,五金加工及化工,造船及船舶拆解,电缆制造及钢丝绳生产等。
此外,生活源性铅污染也是造成儿童铅中毒非常重要的原因。
由于铅化物有止惊、化痈和收敛作用,民间有些土方、偏方中会使用铅化物矿粉,这些铅化物包括四氧化三铅(红丹)、一氧化铅(黄丹)、碱式碳酸铅等。
因此,临床上有许多因外敷或内服含铅化合物治疗白癜风、皮肤湿疹、癫痫、腹泻、咳喘、口腔疾病及驱虫等而导致铅中毒的病例。
其中最常见,也是最为严重的,就是给新生儿或婴幼儿使用红丹粉(桃丹)或黄丹粉等铅化物。将其单独使用或掺人市售爽身粉中进行皮肤护理,在江西省和福建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浙江南部和江苏北部地区,是一种传统习俗。
由于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的手——口动作多,在使用含铅丹粉护理皮肤的同时,极易造成误食而中毒。
在北方,经常有用铅化物粉末治疗口腔溃疡的习俗,也极易引起儿童铅中毒。在浙江部分地区有用锡壶盛放料酒或饮料的习俗,造成了许多家庭儿童铅中毒。
08
微量元素检测报告的解释
根据临床经验,微量元素检测报告包括钙(虽然不属于微量元素)、铁和锌,这些元素是家长非常关心的。
钙
家长需知道,钙的数据没有临床意义。身体内99%的钙是存储在骨骼内,只有1%存于血液、细胞内和细胞外间隙中。血液中的钙水平在正常情况下受自身内分泌的调节,即使血钙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也不说明孩子不缺钙。
因为婴儿生长发育很快,第一年要长25厘米,需要大量的钙。奶制品是天然的补钙剂,如果婴儿每天摄入奶制品在600毫升以上,钙的需要量就够了。
但钙的吸收和利用依赖于维生素D的作用,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很少,需要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才能保证钙的吸收和利用。家长千万不要认为血钙正常,孩子就不缺钙。
锌
有很多足月出生6个月以下的宝宝血锌低,但是宝宝是母乳喂养,身高和体重增长很好。如前面所说,这种情况一般不缺锌,因此,化验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不需要补充锌制剂。
铁
关于血清铁检查也是不需要的,有没有贫血查血红蛋白就可以确定,一般在110克/升以下诊断为贫血。在贫血以前是否缺铁,最准确的化验是检查血清铁蛋白,但是这个检测一般实验室做不了,所以通常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