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暖花开、气温攀升,各种传染疾病进入了高峰期,其中家长要特别关注手足口病。每年的4月~5月手足口病病例增多明显,5月~7月发病形成高峰。所以宝爸宝妈要对它有一定的了解,以防万一。
1、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患者多为5岁以下的宝宝,其中3岁以下的宝宝发病率最高。
2、手足口病长啥样?
对于手足口病的症状家长们一定要分清:发热、口腔有疱疹、厌食、手心或脚心有疱疹。由于早期症状的发热、口腔疱疹与上呼吸道感染或感冒相似,所以一些家长不能及时意识到这是手足口病,如果被当成了普通感冒,就会造成病情的拖延。
虽然手足口病与普通感冒初期症状相似,但我们可以通过发烧后出现的皮疹来辨别。
支招,观察手足口病四字口诀——四部位、四不像、四特征
四部位:手、足、口、臀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3、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支招,预防手足口病七字口诀——打疫苗、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要消毒、快就医
打疫苗——6月龄—5岁的孩子建议尽早接种自费的EV71疫苗,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2次接种。
勤洗手——教育孩子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吃熟食——不食生、冷、不洁食物。
喝开水——不喝生水,少喝冰冷饮料
勤通风——保持居家、教室等场所卫生,经常通风换气。
要消毒——定期对玩具、餐具、水杯、毛巾等儿童常用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减少感染机会。
快就医——发热儿童需关注体温变化并时常查看口腔、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出现病情变化,要立即就医。
4、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怎么护理?
手足口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自限性疾病,跟感冒一样,没有特效药,也不用吃抗生素、中成药。如果体温太高宝宝难受,你可以给孩子吃退热药物。
患病期间,家长们的首要任务是做好家庭护理,以下几方面要尤其注意:
1、消毒隔离
感染了手足口病的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饮食营养
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
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
孩子可能因发热、口腔疱疹导致胃口变差,不愿进食。因此患病期间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
患病期间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可将维生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 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4、皮疹护理
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3岁以下宝宝家长需要特别注意:在刚发病的几天里,如果宝宝有持续不退的高热、精神萎靡或者烦躁、睡眠过程中一惊一跳、呕吐等症状,请不要犹豫,立即带孩子去急诊。如果医生怀疑有脑膜炎,可能要做腰椎穿刺,请不要抗拒,听从医生的安排。
5、关于手足口病,你还应该知道
问:孩子得了手足口病,不治疗自己能好吗?
答:绝大多数的手足口病都是轻症,只要在家隔离就可以了,通常一周左右,疱疹就会消退、体温也会恢复正常,自己就可以好。
很多家长怕如果拖着不治疗,孩子病情会越来越严重,其实这个担心完全没必要。如果孩子真的有重症倾向,通常在发病前两天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如果只是发烧皮疹,完全可以在家处理。
问: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大概多久能好?
答:绝大多数的手足口病患儿,5天之内体温就会恢复正常。
如果发烧超过5天,就要考虑是不是存在别的问题,如继发了细菌性肺炎、呼吸道感染等,这时候就需要到医院检查,来明确发烧的原因。
家长常常会担心,孩子一直发烧,会不会对身体伤害很大?其实,发烧是孩子对抗疾病的表现,对恢复是有一定帮助的;
但如果体温特别高,孩子精神不振、严重嗜睡,就预示可能出现了重症脑炎,家长要特别注意。
问:孩子得过一次手足口病,以后再也不会得了吗?
答: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肠道病毒是一类病毒,有很多品种的病毒。并不能保证得过一次之后就不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