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一岁了,妈妈发现他的耳朵里有很多耳屎,怕会影响听力,想掏一下,但洋洋耳朵又小又嫩,不敢盲目下手,因此就犯难了,该不该掏呢?
01
我们先来正确认识一下“耳屎”
我们常说的“耳屎”,在医学上有个学名,叫“耵聍” ,它是由人体外耳道软骨膜部皮肤耵聍腺分泌产生的淡黄色的黏稠分泌物,富含油脂。耵聍可以保护外耳道上皮,防止皮肤干裂,还能防止灰尘和昆虫对耳朵的侵害,缓冲噪声,保护鼓膜。
一般情况下,平时不用刻意去给宝宝掏耳朵。在宝宝头部活动、吃辅食或呀呀说话时,会带动下颌运动,借助耳道内皮肤的汗毛推动作用,可将耵聍排出。
02
真正伤害宝宝耳朵的
是乱给宝宝掏耳朵
危害1:损害耳道皮肤
宝宝耳道的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结比较紧密,掏耳朵时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引起感染。
危害2:传播疾患
有的家长可能会随手用小发卡、指甲或大人用的掏耳勺给宝宝掏耳朵,当这些东西沾有细菌时,宝宝抵抗力弱,极有可能通过受损的外耳黏膜感染引起一些疾患。
危害3:引起耵聍栓塞
有时候耵聍可能只是在靠近外耳道外口的位置,如果家长不恰当地给宝宝掏耳朵,有可能会把耵聍推到更深处,适得其反。
Tips
一般来说,耵聍是不会影响宝宝听力的,除非耵聍在反复推挤后由原来的蓬松状变为压实状完全堵塞外耳道。所以,少量的耵聍不影响听力,反而还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不用特殊处理。
03
生活中
该如何保护好小耳朵
措施1:避免进水
给宝宝洗澡时,可以将宝宝的耳朵由后向前按住,贴近脸部,这样可以避免洗澡水进入到宝宝的耳朵。如果不小心进水了,可以用软棉签轻轻在宝宝外耳道内旋转擦干。
措施2:适当清理
每日早晚给宝宝洗脸时要擦拭耳廓,保持耳廓清洁。如宝宝耳朵发痒,能看到外耳道处有发红小破损的地方,可用湿润的酒精棉签轻轻擦拭耳道,以消毒、止痒、防感染等。如果总是有油腻腻的耵聍或异味分泌物从外耳道流出,又或宝宝总是去扯耳朵,最好立即带宝宝去看耳鼻咽喉科的医生。
措施2:减少不必要的噪声
避免让宝宝处于强烈的声音下。看电视时音量不要开太大,如果宝宝长期处在高分贝的声音下,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对内耳听觉器官的神经末梢造成不良刺激,对听力有很大的损害。
只要宝宝的耳朵听力好,耳朵不痛也不痒,耳屎不必着急人工取出。如果宝宝耳屎堵塞较为严重,也不要自行解决,及时就医,让医生帮忙取出,以免自己操作不当伤到宝宝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