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贝网,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

宝贝网→

宝贝网公众号
您的位置:首页 > 早教 > 行为心理 > 性格心理 > 长大后心理自卑的孩子,大多来自于这几种家庭

长大后心理自卑的孩子,大多来自于这几种家庭

2020-09-05 21:12性格心理
前些天,带孩子回了一趟娘家。 一进屋,就看见侄女坐在阳台上画画,特别认真。 走近一看,只见她画的几朵荷花栩栩如生,很是漂亮。 于是我就夸她: 豆豆画的真好,以后都可以当画家了…

前些天,带孩子回了一趟娘家。

一进屋,就看见侄女坐在阳台上画画,特别认真。

走近一看,只见她画的几朵荷花栩栩如生,很是漂亮。

于是我就夸她:

“豆豆画的真好,以后都可以当画家了!”

侄女见到我来了,停下了画笔朝我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

这时候,豆豆妈妈从厨房出来,说:

“你别夸她,她现在也就画画好一点,成绩一塌糊涂。”

我赶紧接上话:

“好啦,孩子还小,要求不要太严格了。”

她听完我的话,撇了一眼侄女说:

“杵在这里做什么,还不赶紧去倒茶?”

侄女被她一声吼,眼里突生恐惧,乖乖地去了厨房。

我见状立马对她说:

“别对孩子太凶了,她成绩那么好,现在已经很优秀了,要适当鼓励。”

没想到,她却说:“算了吧,浑身缺点,想想就头疼。

这时候,豆豆端着茶出来,一直低着头。

忽然间,有点心疼这个女孩。

想起心理学上有一个词语叫“优秀的自卑患者”。

这一类型的人,看起来特别优秀,实际上内心深处是自卑的,因为父母眼中看到的都是她不好的一面。

这样的形式也许孩子童年时期不会显现出来,却会随着孩子的成长,影响越深。

而豆豆,正是这样的孩子,所以在父母面前,她总是小心翼翼。

克鲁普斯卡亚说:

“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的性格,孩子的行为都是父母早期教育的结果。

如果孩子总是缺乏自信,常常孤寂,显得异常小心,多半是因为孩子的自卑心理。

而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的通常是父母的这些行为。

长大后心理自卑的孩子,大多来自于这几种家庭

01

父母经常吵架

一位知乎网友说:

从记事起,爸妈就时常吵架,严重时,感觉家里的盘子在飞。

直到长大,都不恋家,想到回家,心里就莫名的恐惧和紧张。

工作以后,在单位的人际交往关系也比较孤僻自闭,我不敢过多与人交往。

从心理学上来说,父母常常争吵,或是对孩子家庭暴力,更容易养出自卑的孩子。

孩子童年时期的经历,会成为孩子一生都抹不去的伤痛。

它会形成孩子性格上的缺陷,也有可能让孩子一直活在自卑和不自信当中。

美国精神分析医生埃里克森认为:

“在婴儿时期,个体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而这一切都是在孩子与父母之间亲密互动中所实现的。

当孩子对父母有了信任,自信,和爱的基础,才能让孩子更有勇气探索外面的世界。

而父母之间,总是争吵,会造成孩子心里的创伤,逐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感,一步一步让孩子在缺爱的环境中变得自卑。

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

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家人更重要的老师,最好的家教就是父母恩爱。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如果父母相爱,孩子会充满幸福感。

长大后心理自卑的孩子,大多来自于这几种家庭

02

总是给孩子“差评”

根据美国爱荷华大学一项研究显示,父母每天对孩子说的话语中,只有不到20%的表述是积极和充满鼓励的。

大多数的父母,总是以打击,批评和否定的方式教育孩子,不曾想,这样的行为给孩子的才是致命的伤害。

著名主持人董卿,曾在访谈节目中说:

“小时候,我爸爸对我非常非常严厉。

不要我照镜子,不要妈妈给我买新衣服,不能有任何的文体活动,高一到高三,暑假必须去打工。”

这不是她第一次谈起自己的往事。

每一次谈到童年,就会泪流满面,她说:

“最害怕的就是吃饭,因为吃饭时,爸爸总会说你这个不对,那个不对。“

她经常是边吃边哭。

她一直在父亲严厉的教育方式中成长,但即使到现在做到央视一姐,也无法扔掉身上自卑的包袱。

她说:“我要比别人做的都好,才感觉到踏实。”

父母经常给予孩子否定,不仅仅是伤害孩子的自尊,更会让孩子一直生活在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中。

父母的差评,是给孩子最深的伤害。

在无形中让孩子认为:“我,真的不行。”

人,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孩子能够在父母肯定和鼓励中充满力量,拥有面对这个世界的勇气。

所以,一定不要做孩子的差评师。

长大后心理自卑的孩子,大多来自于这几种家庭

03

总拿“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

曾在《青少年蓝皮书》中整理出一项调查,问题是:

“孩子最不喜欢家长说的几句话。”

在27.5万人参与中,有一半的选择是:“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似乎有一种魔力,会出现在教育孩子的各种场合。

曾看过一条新闻:

一个12岁的小女孩,因为不能忍受父母“贬低式教育”,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民警找到后,与她沟通了很久,小女孩才说了第一句话。

聊天中,民警发现女孩特别不自信,她总说自己很差。

事实上,这个女孩成绩名列前茅,是一个很优秀的孩子。

但是父母总是用别人来和她作比较,从来看不见她的优秀和努力。

所以,女孩觉得特别伤心。

我们习惯性地对孩子进行敲打,拿他与别人作比较,以此来激励孩子。

但是,长期被拿来作比较,只能让孩子丧失自信,产生自卑感。

《中毒父母》中写道: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

经常遭受父母打击的人,常常容易自卑,并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不可自拔,严重时还会患上心理疾病,导致很多极端行为。

父母总是把孩子拿来与“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潜意识里告诉孩子:

“你不够好,你不优秀,你很差。”

长此以往,孩子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容易迷失方向。

父母不妨换一个角度,放大孩子的优点,而缩小缺点,让孩子在被接纳和肯定中,慢慢成长。

长大后心理自卑的孩子,大多来自于这几种家庭

04

总是向孩子哭“穷”

微博上有一个热门话题是:

“你认为上一辈最糟糕的建议是什么?”

有一个回答很戳心:

不停地告诉孩子,家里很穷,父母有多么辛苦。

从小就感觉低人一等,于是装作一个什么都不想买的小孩。

被父母“哭穷”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内心自卑又倔强。

很多父母,似乎不愿意告诉孩子家里的真实家境。

就算有钱,也会哭穷,目的是要逼迫孩子懂事。

《少年说》一期节目中,高二男孩“控诉”妈妈:

“从小学开始,妈妈就经常告诉我,家里特别穷,都揭不开锅我常常害怕自己哪一天吃不上饭了。”

妈妈的经典名言是:

“咱家也不富裕,有用的东西砸锅卖铁也要给你买,没用的东西坚决不能碰。”

后来,家里买了一辆车,妈妈却说是买彩票中的,该节省还是要节省。

长大之后,我才明白,家里只有我一个人过寒酸生活。

父母一味地“穷养”孩子,不仅仅是给孩子带来物质上的短缺,还有伴随一生的“自卑感”。

费洛伊德在“童年阴影”理论中提出:

“童年不被满足,哭穷的环境,会让人自卑,长大后更难自立。

父母的格局,才能支撑孩子的高度。”

有一句话这样说:

“居富贵时,常怀谨慎之心才是正道,贫寒时,更需要不卑不亢心怀光明。”

实事求是告诉孩子,才是最好的教育。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人人生而自卑。”

有的孩子,在成长中,走出了自卑,拥有了自信;

而有一些孩子,却在成长过程中陷入自卑的痛苦中。

而让孩子变得自信还是自卑,都来源于父母的教育。

若父母懂得真诚的欣赏和鼓励孩子,能让孩子在被肯定的自信中,看到自己的闪光处。

若父母懂得接纳和尊重,能让孩子在自主尝试中获得成就感。

若父母相亲相爱,能让孩子在拥有爱的氛围中,幸福而又快乐。

孩子的成长路上,请用爱和保护成为孩子一生的盔甲,激发孩子顽强的生命力。

让孩子用汗水和成就开启生命最柔和的光芒。

爱宝贝网QQ交流群

782149782

欢迎各位妈妈加入交流!

宝宝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 官方微信→

    宝贝网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宝贝网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爱宝贝网 © 2018-2023 www.2baobei.com版权所有,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