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简介推荐理由、读后感
梦的解析(德语:Die Traumdeutung 英文: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是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得·弗洛伊德的一本著作,又译做《解梦》,经典的心理学书籍。该书开创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被作者本人描述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该书引入了本我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是用于解析梦,引申到心理学,解读人们的潜意识在梦中的表象。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推荐理由
改变人类历史的划时代经典著作
本书是弗洛伊德的成名代表作,被认为是本世纪最富创见的、最伟大的著作之一,是了解精神分析学说和潜意识理论的必读书,读者可以从中发现很多令人兴奋的观察和大量与我们主题有关的饶有兴趣的材料。《梦的解析》已被视为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三大理论支柱之一。美国前全国图书馆协会主席唐斯博士将这本书列入“改变世界历史面貌”的十六部巨著之一。
《梦的解析》是一本研究关于梦的问题经典文献,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被后人誉为改变人类历史的书。《梦的解析》开创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被作者本人描述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书中引入了“本我”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着重介绍了梦是欲望的满足的学说,把潜意识与梦从心理学角度进行了系统研究,这些研究使梦与疾病的关系也渐渐明朗起来。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内容推荐
弗洛伊德首先回顾了此前关于分析梦的科学著作,他认为虽然有趣但是不够充分。然后他记述了许多梦,来阐明他的理论。他的方法开始于分析他的梦“伊尔玛打针”,但也有许多来自病人的个案研究,书中引用的许多最重要的梦都来自他人。
弗洛伊德进行分析的许多来源来自文学作品,该书更多的是一次文学分析的自觉尝试,超过心理学研究的成分。弗洛伊德在此首次讨论了后来发展的恋母情结理论,也就是俄狄浦斯情结。
书中作者声称他发现了三大真理:梦是无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的伪装的满足;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类普通的心理情绪;儿童是有性爱意识和动机的。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哲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终生从事写作和临床治疗。他的思想极为深刻,探讨问题中,往往引述历代义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他思考敏锐、分析精细、推断循回递进、构思步步趋入,揭示出人们心灵的底层。提出了自恋、生和死的本能及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三分结构论等重要理论,使精神分析成为了解全人类动机和人格的方法。主要著作:《歇斯底里研究》/1895,《梦的解析》/1900,《多拉的分析》/1905,《性学三论》/1905,《精神分析运动史》/1906,《图腾与禁忌》/1913,《论无意识》/1915,《焦虑问题》/1926,《幻想的未来》/1927。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创始人。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5-1886年间就学于J.M.夏尔科,后又赴南锡观察A.A.利博尔和H.伯恩海姆催眠疗法,更深信神经病是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而奏效的。1892年左右,他发现催眠的效能不能持久,就改用他所特创的精神分析治疗法,借以挖掘忘记了观念或欲望。1897年提出了恋母情结,即仇父恋母的情绪。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金。1936年寿辰时荣任英国皇家学会通讯会员。
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有《梦的释义》、《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弗洛伊德自传》、《图腾与禁忌》、《摩西与神一教》等。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在弗洛伊德之前,精神病学领域相对来说还是片处女地。法国科学家让·夏尔科和他的学生皮埃尔·雅内通过他们对催眠状态和歇斯底里的研究而在这个领域建立起了一块独立的阵地。弗洛伊德1885年至1886年曾跟随他学习——与雅内的关系类似于圣西门与孔德的关系。是雅内深入研究了歇斯底里的精神过程,他根据19世纪末盛行于法国心理学界的遗传理论,认为这一病症是神经系统退化的一种形式,它表现为一种天生的“虚弱”。
弗洛伊德在写此书以前不仅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而且已搜集了大量资料。1896年和1897年,他已经在维也纳犹太学术厅做了有关梦的演讲。1896年10月,其父亲去世,促使他在先前的理论研究和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开始进行自我分析。换个角度看,他父亲的去世是促使他进行自我分析的主要原因。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作品影响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也是精神分析的奠基作,同时也可以被看作是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作,曾被西方许多学者看作是一本震撼世界的书。这部著作不只解析了梦,更重要的是阐述了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基础:解释了心理疾病的发病原理,解释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心理行为,这对医学有深远的影响。
《梦的解析》全面地体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包含许多对文学、神话、教育等领域有启示性的观点,引导了整个20世纪的人类文明。
该书出版于1900年,作者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这是他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被誉为改变人类历史的书,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该书在作者生前就再版了8次,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一直经久不衰。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称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之作。
《梦的解析》是经典心理学著作,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它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人类心理生活的深穴,揭示了许多埋藏于人类心理深层的奥秘,为人类潜意识学说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树立了人类认识自身的新里程碑,引导了整个20世纪的人类文明。弗洛伊德通过对梦的科学探索和解析,发掘了人性的另一面:“潜意识”,揭开了人类心灵的奥秘。对心理学的相关分支例如教育心理学有重要的影响。
《梦的解析》被誉为是改变人类历史的书是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有趣的是,此书开始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德文初版总共只印了600册,出版六年后,还只卖了351册,最初10年未受重视,到1908年才出第二版。可到了后来,它竟被西方许多学者看作是一本震撼世界的书籍,以致名声大噪,经久不衰,在作者生前就出了8版,最后一版在1929年。此书在各版中一直没有重大修改,每次版只是增加注释或略有补充,此书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作品评价
“20世纪最惊人、最狂妄的智力骗局”——英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梅多。
“改变历史的书”、“划时代的不朽巨著”之一,这是一部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论》及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列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书。——美国唐斯博士
《梦的解析》堪称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而且很可能是迄今在经验主义基础上掌握无意识心灵之谜的最勇敢尝试。——瑞士心理学家荣格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读后感(一)
在我的认知里梦是人心里状态的一种反映,而这种心里状态很有可能是在白天所思考的事情,也很有可能是存在于潜意识的,恐怕这就是所谓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
想必那些都是人人都明白的,但从来没有人把它与心理学进行挂勾,都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一个梦而已,有什么好研究的!”但对于科学领域而言《梦的解析》乃是一个具有重要性意义的发现!而我也对书中有关于1900年以前有关梦的研究也颇为感兴趣,不只是由于对于未知领域我充满了好奇,还是费洛伊以他那独特的手法向我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神秘的世界,简言之费洛伊特就是那么的神秘。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从心理学角度对梦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这些研究使梦与疾病的关系渐渐清晰与明确起来。他的思想极为深刻,在探讨问题中,往往引述历代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他思考敏锐、分析精细、推断循回递进、构思步步趋入,不断的揭示出人们心灵的底层,这就使精神分析的内容极其丰富的根源。
在弗洛伊德看来,梦不外乎是一大堆心理元素的堆砌物。有关释梦的技巧,他在治疗“歇斯底里症”的过程中有了明晰的运用,所以,他说“梦的内容是在于愿望的达成,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
按费洛伊德的意思来说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得到的,既满足了自我,缓和了冲动;又不至于唤起检查机制的警觉,从而保护了睡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梦就是愿望的达成。因此能欲望只能采取象征的、曲折隐晦的手法来求得自我的表现,简单的来说这也属于自我潜意识的一种表现。
说到对于此我也是相当赞同的,那梦里的一幕幕似乎都还是前一秒才发生过。我是一个比较爱怀旧,同时也比较感性,在小学刚毕业的那段时间里不知是太过于怀念过去小学与死党在一起的时光,还是对一初中生活的一种乏味,每晚梦到的总是过去与同学在一起上课的场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梦满足了我那些日子对于思念的满足。
喜欢李宇春的我与由于不可能看到她的真人,所以我有一段日子的梦想就是看到李宇春的真人,可能是真的想得太多的缘故,结果还真梦到了,那之后的一段日子里心情一直是相当的好,所以状态一直都还是不错的。
这就是我的一些愿望,满足了费洛伊德所说的“梦的内容是在于愿望的达成,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每天醒来都会记得很多梦,也会忘记更多的梦,但无论什么样的梦,在醒来以后都会发现在梦里的经历和场景其实都很假,或者是很荒诞,比如梦里大多没有颜色,有时死去的人也会在梦里出现等等。但做梦的时候我们几乎不太可能意识到这些不合理,更不会意识到自己在做梦。偶尔可能我们自己会发现自己在梦中。醒来回忆梦境,会发现梦里依然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但只有清醒才会发现。
或许你还会不解,那就多读读《梦的解析》吧!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读后感(二)
虽说本人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梦的解析》的读后感,但只是将该书的大致内容加以概括,并进行议论,并没有更深一步的思考。所以我想借这篇读后感,单独的谈谈书中弗洛伊德所提到的关于人格结构的观点。
《三字经》中说道:“人之初,性本善。”而据我的理解,弗洛伊德的观点恰恰与其相反。他认为人在幼年时期的思想、本性是邪恶的。而我比较赞同后者的观点。
首先,需要了解弗洛伊德所认为的人格结构。人格结构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从本我那儿得到满足,并且手段必须合理合法,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内化道德规范等形成的,其机能主要是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它追求完美,所以它是非现实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要想保持心理健康,这三个部分必须始终是和谐的。
人在刚出生时,超我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因为婴儿没有受过任何教育,所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自我也没多大用处。所谓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本我便是如此占据了大部分位子。婴儿在渴、饿、不舒服时会嚎啕大哭,这便是本我的表现。那为什么说婴儿的本性是邪恶的呢?因为婴儿“想要什么就要什么的”思想是不被社会所认可和接纳的,这种思想与强盗无异,只不过婴儿没有成人的行动能力罢了。
当人逐渐成长后,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道德规范,这些无形的束缚在被超我吸收后,超我渐渐强大起来。此时,自我便成了“和事佬”,为了满足本我的基本需求,又要遵守道德规范,自我就需要在两者间进行调节,所以人成年之后本性是否善良取决于超我是否强大。简而言之,本性是靠教育得来的。
中国为何要普及九年制教育,我想其一大原因就是人类是需要不断地接受教育的,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地发展下去。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经典语录:
1. 解析梦的原则,即我们必须把梦的各成分间的联系看成是无关紧要,同时必须由每一个元素本身去探究其源由。
2. 由感觉知道,梦中所经验到的感情和清醒时刻具有相同强度的经验相比,是毫不逊色的。
3. 感情的压抑是各种相反力量相互制止,以及审查制度压抑的结果。因此,感情的压抑是审查制度的第二结果,而梦的改造乃是其第一结果。
4. 有许多理由怀疑我们对梦的记忆不但残缺不全,而且是不正确与谬误的。一方面,我们要怀疑梦是否真的如记忆那般的不相连;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怀疑梦是否像叙述那样的连贯——是否在回忆的时候,任意将一些新的以及经过挑选的材料填补被遗漏或者根本就不存在的空档,或者用一些装饰品将它修饰得圆圆滑滑,以致无法判断哪部分是原来的内容。
5. 梦中最琐细的元素,往往是解释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而且往往解释会因为它的忽略而延误了。
6. 梦的遗忘乃是偏见,并且是种阻抗的表现,常常在分析过程间,被遗忘的梦的某部分又再出现。病人们常常这么形容,“我刚刚才想起”。借此种方法而得以呈现的梦部分必定是最重要的,它通常是位于通往梦解析的最近路途,因此也就受到更多阻抗。
7. 当意识层面的观念被舍弃以后,潜意识中有意义的概念则控制了整个现时的思想;而表浅的联系不过是一些更深层以及被压抑的关联替代物而已。
8. 我们早就根据愿望达成把梦分成两类:第一类,很明显地表露出愿望达成,而另一类的愿望达成不但不易察觉出来,而且往往以各种可能的方法去掩饰。
9. 如果梦中继续进行中白天的活动,完成它,并且带来具有价值的新观念,那么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将梦的伪装撕除。
10. 古人对梦的尊崇都是基于一种正确的心灵认识,这是对人类心灵中不可控制以及无法摧毁的力量的崇拜——那个产生梦愿望的“魔鬼”以及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运作的力量。
11. 如果遵循上述这种分析方法,我们将发现梦是具有意义的,而且绝不是一般作者对梦所说的“梦只是脑细胞不完整的活动产品。”相反地,一旦释梦的工作能完全做到,可以发现梦是代表着一种愿望的达成。
12. 梦,它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毫无意义的,不是荒谬的,也不是一部分意识昏睡。它完全是有意义精神现象,实际上,是一种愿望的达成。它可以算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它是高度错综复杂的智慧活动所产生的。
13. 在科学的研究中,往往一个难题解不开时,不妨再加上另一道难题,一并考虑,反而有时能找到意外的解决办法。就如同你把两个核桃凑在一起敲碎,比一个个分别敲碎容易。
14. 就两个人一起工作而言,如果一个人具有某种特权,那么另一个必定对他这份特权有所顾忌,于是他只好对他自己的内心想做的行为有所改装,换句话说,他就必须戴上一副假面具。其实,每天我们待人所应用的礼节,说穿了也不过是这种虚伪。甚至连诗人们也抱怨过这种虚伪的必要性,“对你所能知道最好的事,你都不可坦白告诉小孩们。”
15. 我们现在已看出,所呈现的不愉快内容不外就是愿望达成的一种变相的改装。套一句我们以上提过的假设,我们也可以说,梦之所以需要改装为不愉快的内容,其实就是因为其中某些内容,为第二心理步骤所不许,而同时这部分正是第一心理步骤所希冀的愿望。
16. 梦的真正意义总是需要经过分析的,决不是表面意义所能代表的。
17. 每一个人,其实也都有一些不愿讲出来的愿望,甚至有些连对自己也都想否认。这些梦均被改装过,因为梦中愿望,平时招致严重压抑,所以愿望达成均被改装到乍看之下无法看出的地步。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梦之改装其实就是一种审查制度的作业。拟一个公式定义,即“梦是一种(受抑制的)愿望(经过改装)的达成”。
18. 梦完全受儿时最初印象所左右,而往往把那段日子的细节、那些在醒觉时绝对记不起来的小事,重翻旧账地搬出来。
19. 我们经常由于潜意识的要求,而遗忘掉某些事情;其实我们可由这遗忘的事情,追溯出此人内心不自觉的用意。
20. 至于为什么我梦见的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印象,而对那些真正使我非常激动到足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印象,却反倒隐藏不见。我想最好的解释方法,就是再利用“梦之改装”的现象中,所提过的心理力量中的“审查制度”来作一番阐释。
21. 我们可以发现,梦的形成是曾产生了“置换”现象——用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具有较弱潜能的意念,必须由最初具有较强潜能的意念里,慢慢吸取能量,而到某一强度才能脱颖而出,浮现到意识界来。
22. 我们可以看出,梦是一步一步地朝着有意的转移方向在蜕变。如果一天里发生了两件或两件以上值得引发我们的梦的经验时,梦就会把两件经验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经验:他永远遵循这种“强制规则”。
23. 梦的刺激来源,完全是种主观心灵的运作,借着当天的精神活动,将往昔的刺激变成像是最近发生的一般新鲜。
24. 由梦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出梦中某一成分,往往就是最近某种印象的重复出现。而这成分很可能是与真正引起梦的刺激的(一种重要的或者不太重要的)属于同一个意念范畴。也可能是来自与一无甚关系的印象较近的意念,而借着或多或少的联想,可以由此再找出与真正引起梦的刺激的关系。
25. 如果用一句较露骨的话来说:梦均表现出“兽性”的一面。
26. 那些在醒觉状态下所不复记忆的儿时经验可以重现与梦境中。
27. 梦的终极意义泰半是与儿童时期的有关破坏性景象有密切关系的。
28. 梦的分析工作越深入,我们越会相信在梦的隐意里头,儿时的经验的确构成甚多梦的来源
29. 我们要找出使梦的真正内容不能呈现出来的“内在检查”的“动机”。
30. 每一个梦,其梦的显意均与最近的经验有关,而其隐意均与很早以前的经验有关。
31. 我们能够证明,“梦具有精神活动的内在价值,由愿望来充当梦形成的动机,而以前一天的生活经验做梦内容最明显的资料”。
32. 如果当天遗留下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印象深刻的心灵感受,那么由这些感受所产生的愿望便会凝聚形成一个梦;同样地,这些具有精神价值的感受又与当天另外一些无甚关系的生活经验(只要这些能使那几个重要的印象间建构出联系来)综合而成为梦的资料。因此,梦其实是对睡眠时心灵所感受的一切的综合反应。
33. 梦是睡眠的维护者,而非扰乱者。
34. 只要是外界的神经刺激和肉体内部的刺激其强度足够引起心灵的注意(如果它们的程度只够引起梦,而不使人惊醒),它们即可构成产生梦的出发点和梦资料的核心。而再由这两种心灵上的梦刺激所产生的意念间,找出一种适当的愿望达成。
35. “潜抑作用”原则是我们对心理症的研究所需具备的观念,它表明受潜抑的愿望并非就此消失,它只是由于某种重压而予以暂时性的抑制。
36. 如果睡眠时来自肉体的刺激并非具有十分强烈的程度,那么依我看来,它们对梦的形成所生的影响,充其量也只不过像那些白天所遗留下来不太重要的印象。它们就像是一些便宜的现成货色,视需要而定可以随时取用。
37. 根据我们潜意识的目标,暴露是一种“前进”,而根据“审查制度”的要求而言,它却是一种“结束”。
38. 另一系列称为“典型的梦”,其内容均为至亲的人之死,如父母,兄弟,姐妹,或者儿女的死亡。在这儿,我们必须将这种梦分成两类:一种是梦者并不为所恸;而另一种却使梦者为此至亲之死,而深深地感伤,甚至于睡中淌泪啜泣。
39. 如梦者内容所指,梦者确实有希冀那位亲友死亡的愿望,但梦中所达成的愿望并不一定是目前的愿望,它们可能是过去的,已放弃的,或已受潜抑而深藏的愿望,而我们也决不能因它复现梦中,即认为这愿望仍继续存在。
40. 其实,甚至是一个乖孩子,我们也无法要求他的性格会达到我们所要求成人所应有的性格,小孩子都是绝对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他急切地感到自己的需要,而拼命地想去满足它。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在所谓的的“童年期”阶段,利他助人的冲动与道德的观念开始在小小心灵内逐步发展。套一句梅涅特的话,一个“续发自我”渐渐出现,而压抑了“原本自我”。
41. 小孩子对“死亡”的观念与我们成人的观念并不完全相同。他们脑海里根本没想过衰老病死的恐怖,坟场冷清的可怕,以及无极世界的阴森。所有成人对死的不能忍受,神话中所提出可怕的“后日”,在小孩心中丝毫不存在,死的恐怖对他们是陌生的。
42. 对小孩子而言,他们并未意念到死前痛苦的景象,因此“死”与“离开了”对他们只是同样的“不再打扰其他还活着的人们”。他们分不清这个人不在,是由于“距离”,或者“关系疏远”,还是“死亡”。
43. 我们对任何真正的文学作品,也必须由文学家心灵中不止一种动机、冲动去了解它,并且需要承认,它可能有两种以上的不同解释。
44. 所有梦均为绝对的自我中心,每个梦均可找到所爱的自我,甚至可能是经过改装后的面目出现的。而梦中所达成的愿望都不外乎这个自我的愿望。表面上看起来“利他”的梦内容,其实都不过是“利己”的。
45. 就“梦的隐意”之冗长丰富而言,相形之下,“梦的内容”就显得贫乏简陋而粗略。如果梦的叙述需要半张纸的话,那么解析所得的“隐意”,就需要六至十张纸才写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