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贝网,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

宝贝网→

宝贝网公众号
您的位置:首页 > 早教 > 智力开发 > 好书推荐 > 老舍《四世同堂》小说简介、读后感

老舍《四世同堂》小说简介、读后感

2021-02-09 20:00好书推荐
老舍《四世同堂》小说简介、读后感 值得每一代中国人阅读的文学经典 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珍藏的民族记忆! 《四世同堂》,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原名:舒庆春)所创作的长篇中文小说。中…

老舍《四世同堂》小说简介、读后感

老舍《四世同堂》小说简介、读后感

值得每一代中国人阅读的文学经典 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珍藏的民族记忆!

《四世同堂》,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原名:舒庆春)所创作的长篇中文小说。中文原版分为三个部分,共一百段,总计近八十万字。英文版的中译本,对于中文版,包含了最后的十三段,在结构上是完整的,但是总共只有五十万字,比原稿少了一半左右的内容。这部小说曾两次被翻拍为同名电视剧。

老舍《四世同堂》推荐理由:

《四世同堂》是一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经典名著,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值得每一代中国人阅读的文学经典,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珍藏的民族记忆。老舍:它是我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入选海外《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小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讴歌、弘扬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高尚的民族气节,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杰出贡献,气度恢弘,可歌可泣。

老舍《四世同堂》内容简介:

《四世同堂》以抗战时期北平一个普通的小羊圈胡同作为故事展开的具体环境,以几个家庭众多小人物屈辱、悲惨的经历来反映北平市民在八年抗战中惶惑、偷生、苟安的社会心态,再现他们在国破家亡之际缓慢、痛苦而又艰难的觉醒历程。作品深刻的思想意蕴表明,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不仅在于其经济的发达、武器的先进,而且还取决于该民族普遍的社会心态。拥有几千年灿烂文明的大国为什么却遭受日本人的侵略,这不能不引起包括作者在内的知识分子的深刻反省。老舍继承了鲁迅改造国民灵魂的五四传统,他把造成国人性格懦弱、敷衍、苟且偷安的思想根源指向传统的北平文化,而整个北平文化又是以家族文化为基础的。因此老舍在作品中便集中地审视了中国的家族文化,对其消极性因素进行了理性的审视与批判。众所周知,"家,在中国是礼教的堡垒。"而这个堡垒却容纳了包括等级观念、宗法思想、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在内的家族文化的诸多内容。

四世同堂是传统中国人的家族理想,是历来为人们所崇尚的家庭模式,也是祁老人惟一可以向他人夸耀的资本。他尽一切可能去保持这个家庭的圆满,享受别人所没有的天伦之乐,因此,他对祁瑞宣未经他的允许而放走老三感到不满,对瑞宣在中秋节日驱逐瑞丰不以为然,对儿子因受日本人的侮辱而含恨自杀深表愤怒,对孙女被饥饿夺去幼小的生命义愤填膺,他在忍无可忍之际终于站起来向日本人发出愤怒的呐喊,然而一旦抗战结束,他又很快忘掉了自己所遭遇过的苦难,对他的重孙小顺子说,"只要咱俩能活下去,打仗不打仗的,有什么要紧!即使我死了,你也得活到我这把年纪,当你那个四世同堂的老宗。"家族文化的精神重负,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沿袭下来的。作品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中国人这种多子多福的文化心态,打破四世同堂式的家庭理想,中国人不论怎样人口众多,也不管体格如何健壮,最终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与看客。

老舍《四世同堂》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信仰基督教,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四世同堂》的意义和价值:

舒乙

在抗日战争后期,由1944年初开始,在重庆郊外的一座小镇北碚里,老舍先生动笔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当年写了三十四段,取名《惶惑》,是为上卷,第二年全年又完成三十三段,取名《偷生》,是为中卷。抗日战争胜利后,在美国纽约,于1948年,完成了最后的三十三段,取名《饥荒》,是为下卷,合起来,总共一百章,每章一万字,正好一百万字,全书总名《四世同堂》。他自称,这是“抗战文学的一部较大的纪念品”,也“或许是自己最好的一部作品”。

《四世同堂》不仅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最优秀的作品。

《四世同堂》是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血醒残害中国人民的控诉书

《四世同堂》一共描写了250位人物,其中重点描写北平城西北角的一个小胡同,小羊圈胡同,里的居民,那里有名有姓的主人公一共56个。经过八年沦陷的日子,56个中一共死去了19个,其中小羊圈一号院死去了钱仲石、钱孟石、钱太太和他们的亲戚陈野求太太,2号院死去了李四大爷,3号院死去了尤桐芳、大赤包、寇晓荷、招弟和与她有密切关系的蓝东阳,4号院死去了小崔和孙七,5号院死去了祁天佑、小妞妞、祁瑞丰、胖菊子和祁家的好朋友常二爷,6号院死去了小文和小文太太。

在整个战争期间,有三千万中国人死于战争。《四世同堂》中小羊圈胡同一下子死去了19个居民,占小羊圈胡同全部居民的三分之一,恰是这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造成严重伤害的真实缩影,这19个人物中6个是反面角色,他们是汉奸、特务和狗腿子,干尽了坏事,死得罪有应得。其余13位,绝大部分是被日本人用各种办法残暴地迫害死的,有被砍头的,有被活埋的,有被活活打死的,有受污辱之后投河自尽的,有被饿死的,有被污辱绝食而亡的,当然,也有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反抗英雄,还有刚烈不屈的自己一头撞死在棺材上的老夫人。老舍笔下的沦陷北平城的居民的各式各样惨死的情景生动地再现了那场日本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沉痛伤害和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

当《四世同堂》在战后刚刚传入日本的时候,有正义感的日本学者把它称为一部对日本的“反战人生教科书”。这种评价是非常贴切和中肯的。当读者读了老舍的这些描写之后,都会掩书而泣,泪流满面,被这些可怕的、丝丝入扣,令人不寒而栗的生动写照所震憾,为这些书中老实忠厚的普通北平人的悲惨命运所牵挂,由胸中升起一股悲悯的呼唤,自然而然地由同情由悲愤而转向对日本侵略者发出强烈的控诉、愤慨和谴责。

老舍在《四世同堂》书中,在故事情节中穿插了许许多多日本侵略者在北平对中国人犯下的种种罪行的细节,这些细节既荒谬又可恶,令人发指,丧尽天良。除了强化治安(净街、戒严、查户口、发户口证、良民证,设胡同里长)、禁锢思想(烧洋书、烧新书、专买图书,没收老收音机、换日本收音机,只能听本市和冀东、建新民会)、奴化教育(小学三年级起学日语,废除英文,派日本教官)这些内容之外,老舍着重写日本人的抢棉、抢粮、抢煤、抢钢铁,给中国人带来的痛苦和災难。所有的棉花都运往日本,布店不上新货,又不准歇业,顾客买布限量,一人一次只能买布一丈,不够做一件卦子的,还得强买一件日本破旧的小玩具。给伪军的新军衣里全是塞的破布和烂纸。煤也都运往日本,新煤只给北平剩下十分之一,冬季所有的北平居民都挨冻。粮食憑粮证供应,但只能用一次,过期作废,下一次何时发放粮证完全没有谱,断粮,只好埃饿。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和六岁以下的孩子不发粮证,没有领粮资格。后期全市只供应“共和面”,那是一种豆饼渣、高梁壳子,类似糠麸一类的混合物,黑臭酸霉,无法下嚥,吃了又拉不出来,造成大饥荒。每天有许多北平城里的人冻死饿死病死于街头,被成卡车地往城外运,喂了野狗。消化不良拉肚子的人要拉去“消毒”,拉到城外活埋。街头抢食物成风,一不小心手中的食物就被挨饿人伸手抢走,当场呑吃掉。街上卖食物的舖店只好用铁丝网子将篮子罩起来,避免被抢。冬季的一天夜里,全北平居民住宅大门上的铜门环都被摘走,被运往日本去造子弹。每户还要强迫献铁两斤。法币不准用,要用伪币,法币没收之后日本人用它去换外汇。不知情的乡下人带着法币进城,搜出来之后要在城门下挨打罚跪。日本人逮捕人采用夜间密捕的方法,不敲门,翻墙而入,被捕者多半永远失踪。弄死人,把他的衣服用纸包由墙上扔进来了事。每家的窗户都必须用黑布蒙上,不准透亮……所有这些,没有一件不会引起麻烦,引出无数的悲剧和惨案,造成许多人无辜地死去,北平渐渐地成了一座冰城、荒城和死城。《四世同堂》正是用这些铁一般的事实向世人无情地揭露了日本军车主义者的残暴、肆疟和罪恶,将他们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四世同堂》就是一部对日本侵略者在全世界面前颁布的罪证书和控诉书。

《四世同堂》揭示了一条普通中国民众由完全无知到民族觉醒的漫长而沉重的路

由卢沟桥“七七”事变开始到“八一五”抗战胜利为止,中国用了整整八年的时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才取得胜利,为什么呢?,《四世同堂》正要回答这个问题。除了众所周知的经济原因、政治原因、社会原因之外,老舍先生认为还一个文化原因。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有光辉灿烂的光荣历史,但也正因为此,她的脊梁上背上了沉重的文化包袱,这个包袱在民族危难当头之时,民众由于完全无知,形成一盘散沙,无法迅速地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挨了打,死了人,吃了苦,最后慢慢醒悟了,才走上了一条各民族觉醒之路,取得了“惨胜”。

这条路是怎么走过来的,需要细细的剖析。这正是老舍的厚厚的《四世同堂》需要解答的。

从抗日战争的态度上看,当时中国普通民众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祁老爷子型。

祁老人在听说卢沟桥炮声响起的时候,马上命令自己的长孙媳妇韵梅,看看家里的粮食夠不夠吃三个月的,还有没有足够的咸菜,有的话,去把那口破缸找出来,用碎砖头把它装滿,准备顶在街门里边,不出三个月,保准天下太平,就过去了,没事了。老人小时候国家也受过日本的欺服,但是他始终不明白日本究竟要干什么,莫不是爱占小便宜,兴许是看上了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他懂得很多老规矩老礼节,但是对国家大事却是十分糊涂,脑子是一盆浆子。

第二种,祁瑞宣型。

祁瑞宣是祁老人的长孙,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职业是中学教员,知书达礼,懂英文,人很聪明,不糊涂,也很爱国。抗战一爆发,他马上面临一个问题,究竟是走出家门投到抗战洪流去呢?还是留在北平,担负起一家人的生活保障责任呢?他马上想到中国文化里有一句老话,叫作“忠孝不能两全”,忠是对国家尽起一份公民的责任,孝是对家庭、对老人应付的一份责任,这两事偏偏不能两全,要么尽忠,要么尽孝,只能选择其一。他有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上有祖父祖母,有父亲母亲,自己旁边有兄弟和兄弟媳妇,还有自己的太太,下边有一双儿女。他是这个大家庭的顶梁柱。他走了,这个家庭怎么办呢?算了吧,让别人去尽忠吧,他只能留下来,守着北平,委曲求全地尽孝吧。

第三种,钱诗人型。

钱诗人是典型的老派的中国文人,会诗会画。在他的心目中,北平是一棵树,他是树上的一朵花,尽管是一朵闲花。北平若不幸丢失了,他想他也不便再活下去。他准备和这个古老的文化一起同生死。

第四种,冠晓荷型。

冠晓荷是个小知识分子,学问不大,当过小官,没什么理想和抱负,只想往上爬,一心要升官发财享受,至于给谁服务,全然无所谓,谁都行,总之只要对自己有利就成。

第五种,祁瑞全型。

祁瑞全是祁瑞宣的三弟,是个快毕业的大学生,爱国,头脑清楚。抗日战争爆发,第一个念头就是离家出走,去抗日。

摊开来分析,云云众生中比起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和第五类,第一种类型的人,祁老爷子和祁老爷子们,非常的多,占了绝大多数,小羊圈几个大杂院里的居民差不多都属于此种类型。他们都知道爱国,但毫无主见,觉悟程度几乎等于零,在是非面前完全拿不定主意,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办才好。他们差不多都胡里胡塗地当了亡国奴,随波逐流,越滑越低,最后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事实教育了他们,命运把他们统统逼上了绝路,到了最后才知道,只有拚死反抗才说不定能有一条活路,最不济也能来个同归于尽,不辱祖先。受了无计其数挤兑和屈辱之后,他们身上的正义感到了最后时刻终于迸发了出来,祁老爷子拖着病病歪歪的身子,抱着饿死的重孙女小妞妞的屍体要去和日本人拚命。李四大爷,一辈子没动过武,永远奉行谨小慎微的处世哲学,却老了老了,白了胡子,却毫无道理地挨了日本宪兵的两嘴巴。他气炸了肺,把所有的劲都使在拳头上,举起手来,极快的照着日本人的脸来了一下子。他被当场活活打死。死得像个英雄。剃头匠孙七因为拉肚子被拉去“消毒”活埋,他不愿意与一道被“消毒”的汉奸冠晓荷为伍,接过铁锹,把身上所有的力气都使出来,往坑里填土,亲手把冠晓荷埋在土里,然后,自己主动跳到坑里,没出一声。郊外的老实巴交的农民常二爷进城买药,因拿着法币被日本人在城门洞罚了跪,回家后不吃不喝,楞是绝食而亡,临终,口里只对儿子说两个字——“报仇”。他们都因为没有及时地走上抗争的路,爱了苦,受了辱,受了大罪,而最终才做出了拚死一博。这种民族觉醒的路是付出了太大太大的代价才换来的,来得很迟,很悲壮,付出了生命。

老舍在《四世同堂》把大量笔墨放在了第二种类型的人祁瑞宣身上。他认为祁瑞宣有典型性。他就是那个背在中国背上的沉重的文化包袱的化身。老舍先生认为文化对历史的进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或促进,或拉后腿。这种作用一点也不弱于社会政治经济因素。他坚定地认为对文化中优秀的传统一定要继承、坚持和发展,而对文化中落后的部份要采取批判的态度,只有这样,有继承有批判中国才能进步,才能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才能快步追赶上世界上先进的国家。

老舍的《四世同堂》通过对瑞宣的故事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在抗日战争之始不能迅速做出反应,不能团结一致,不能一致对外,就是因为像瑞宣这样的中国精英们受中国文化负面的影响,不能立即放下手下的事情,勇敢地走上战场,而呈现一盘散沙的困境。到了抗战后期,经过严酷事实的教训瑞宣终于疼心地明白了:“留在北平的,自取灭亡”,“在敌人手底下,要保护一家人,哼,梦想!”

可见,对中国文化一定要一分为二,扬优避劣,扬长避短,推陈出新,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大踏步前头,迎头赶上世界潮流,实现强国富民的梦想。

老舍的《四世同堂》勾勒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动态的过程,由完全是空白的零点,摆脱了文化的负面影响,争扎着最后终于走上了民族觉醒的道路,并为此付出了浓重的代价。

《四世同堂》是第一部由头到尾描写抗日战争全过程的文学巨著

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的第一段是由卢沟桥事变写起的,其第一百段是写到“八一五”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大团聚为止,包含和跨越了整个抗日战争的全过程。这在整个抗战文学中是首次,是第一部,而且它的篇幅浩大,有足足一百万字,这也是空前的。在百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占了举足轻重的显赫地位。

《四世同堂》虽然是描写北平的一个小胡同里发生的故事,但它的历史时代背景和地理背景却是史诗性的和全国性的。细细读来,往大里说,《四世同堂》有着抗战史和战争百科全书的味道;往小里说,《四世同堂》有着北京指南的意思,包括北京气候、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民族特色、饮食特点、节日讲究、土特产品、水果蔬菜、婚丧嫁娶、动物植物、戏剧艺术等等等等,无所不包,头头是道,无一不精。《四世同堂》涉及抗日战争的每一个大的战役和每一座我方大城市的丧失,也涉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际背景里的重大的国际事件。《四世同堂》还多次提到北平西郊的游击战斗对日寇的骚扰和打击。往纵里说,《四世同堂》谈古说今,波及中国的古代哲学、论理道德和传统的思维定势,把中国的固有文化兜着底的加以剖析,由古代一直延续到现代,将中国的各种类型的人在抗日战争中的行为都一一找到根源。

《四世同堂》里出现了一位英国绅士富善先生。神来之笔是老舍先生还描写了一位反战的日本老太婆。在第六十四段、第七十九段、第八十段和第九十八段,都有大段的描写是针对这位反战的日本老太婆的。老舍先生用这种描写将日本上层军国主义分子和日本的广大老百姓区别了开来。瑞宣在书中称这位日本老太婆为“我们的朋友“,他在关键时刻也保护了这位朋友,他用身子隔开了因抗战胜利而湧上街头的北平人和日本老太婆,前者打算去找日本人算账报仇。反战的日本老太婆在书中的出现让《四世同堂》成为一部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和人道精神的文学作品,体现了作者拥有的世界大同的理想。

《四世同堂》非常强烈地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传统。祁老人看着日本老太婆和她的两个侄孙儿说过这样的话“谁杀人,谁也挨杀,谁祸害女人,谁的女人也被祸害!那两个孩子跟老婆婆也怪可怜的!”而日本老太婆则说了这样的话:“我是日本人,也是人类的人,以一个日本人说,我应当一语不发,完全服从命令,以一个人类的人说,我诅咒教这两个孩子的父亲变成骨灰,妈妈变成妓女的人!”

世上什么事最难?

说自己最难。

《四世同堂》是一部说自己的书。《四世同堂》把“自己”说得最准,最清楚,最透澈,连自己的最长处和最短处都讲得明明白白。这是《四世同堂》的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北京人的性格,他们的脾气秉性,风作风派和行为准则最能代表中国人热爱和平的传统。北京人永远温良恭俭让,永远客客气气,永远有礼貌,永远热情待人,甚至“他只知道照着传统的办法尽了作儿子的责任,而不敢正眼看那祸患的根源,他的教育、历史、文化,只教他去敷衍,去低头,毫无用处的牺牲自己,而把报仇雪恨当作太冒险,过分激烈的事”。

抗日战争终于把中国人,把北京人,打明白了,让他们看明白了自己,也看明白了世界,包括看明白了日本人在内。终于,他们明白了一个大道理,那就是“人不应当互相残杀。可是中国的抗战绝不是黩武喜杀,而是以抵抗来为世界保存一个和平的,古雅的、人道的、文明。这是个极大的使命”。终于,经过打,也把日本人打明白了,他们并不是一个一切人的主人的民族。

从这个意义上讲,《四世同堂》是永恒的。《四世同堂》在过去,在今天,在未来,都有价值,既有历史价值,又有很了不起的现实意义。

生命总是延续的,是进步,是活在今天而关切着明后天的人类福利。

最后,还想说明一点:《四世同堂》也写了老舍先生自己。在阅读《四世同堂》的时候,熟悉老舍本人的读者常常惊讶地发现,哎呀,这不是在写他自己吗。这样的章节非常多。凡是老舍先生借用自己的经历去写的时候,那些文字一定格外精彩,特别出彩,特别可爱,特别美丽,特别有味道。请看,他笔下的小羊圈胡同,那本是他自己诞生和度过童年的地方。请看,他笔下的北京的端午节和北京的夏天,透过纸背连那些时令的水果香味都能真真的闻见。请看他笔底下北京北土城外的坟地周边的景物,那里的一树一草一磨盘一土屋,那是他埋葬自己父亲的生辰八字和布祙子的地方。他的这些文字都来源于自己儿时的记忆,而回忆往往是关切的,亲切能产生伟大的文字。我们来读读他怎么描写北土城外的北京穷苦农民吧:

“这是中国人,中国文化!这整个的屋子里的东西,大概一共不值几十块钱。这些孩子和大人大概随时可以饿死冻死,或被日本人杀死。可是,他们有礼貌,还有热心肠,还肯帮助别人的忙,还不垂头丧气。他们什么也没有,连件干净的衣服,与茶叶末子都没有,可是他们又仿佛有了一切。他们有自己的生命与几千年的历史!他们好像不是活着呢,而是为什么一种他们所不了解的责任和使命挣扎着呢。剥去他们的那些破烂污浊的衣服,他们会和尧舜一样圣洁,伟大,坚强!”

也许《四世同堂》的“核儿”便在这里。

就此打住吧,这最后一部份内容已经多少偏离了本文的主题,若许,是另一篇论文的内容了,那可能是一篇十分有趣同样可以挖掘不少内容的文章吧。

老舍《四世同堂》读后感:

他以深厚精湛的艺术功力,勾勒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以炉火纯青的小说技艺,绘声绘色地展现出一幅风味浓郁的北平生活画卷;他用轻松幽默的笔调,以满腔沸腾的热血,写下了这部让每一个中国人都铭刻于心的民族记忆。

他是伟大的人民艺术家——老舍。这部伟大的著作,叫《四世同堂》。

这是一部灵魂的屈辱史。日军侵华了,北平沦陷了,人民遭殃了,生活在一夜之间被打乱了,民族一百年来蒙受的屈辱达到顶点了,形形色色的灵魂也趋势上演了……北平城被日本铁蹄践踏的背后,是卢沟桥燃起的熊熊烈焰;小羊圈胡同里各色人物荣辱沉浮与生死存亡的形象写照下,透露出的是战火对一个民族灵魂的侮辱。全书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辅以小羊圈其他人物的起伏变化,以小见大,真实地记录了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恶。一夜之间,梦魇出现,各色灵魂争相着淋漓上演……

这是一部灵魂的展现史。这里有如瑞宣般爱家爱国人士被逼无奈的心理斗争,有如冠晓荷和大赤包以及瑞丰那位时髦太太般家贼汉奸们丑恶嘴脸,也有如瑞全和仲石一样不甘苟活于世,对侵略者的屠刀奋起挥舞的反抗者。祈老人和祈天佑是保守的,小崔、孙七、金三爷,以及桐芳、招弟、高第、白巡长是有善良本性的。李四爷夫妇的“老好人”形象在彻头彻尾地淋漓尽现,妞妞至死不肯吃“共和面”的执拗,辛酸了一代北平人……这些都在老舍的笔下一一上演,无所事事中透露着愤慨,轻松幽默中引人深思。

这是一部灵魂的觉醒史。战争激怒了人,也改变了灵魂。虽然招弟从一个纯洁的姑娘变成了日伪的特务,让人心寒,然而钱默吟却被战争从一个不谙世事的旧式知识分子激怒成投笔从戎的革命者,也让矛盾的高第与瑞全并肩作战,让祈老爷子抱着妞妞去找日本人算账,让小崔和李四爷等人不乏悲壮地为革命而牺牲……这足以让人喟叹,让人震撼!

这是中华民族在危亡之际人性之花的淋漓绽放,是一首铿锵激荡的民族灵魂的交响,这是在先生的妙笔下,一朵永开不败的民族之花。这里,我们借先生的笔看到了一部旧中国的抗战史,了解到了在枪炮的雷鸣中形形色色的最本质的性格,它让我们不断地理解与反思。而透过这部国民史,我们又读懂了一位生在炮火年代的伟大的人民艺术家,他轻松幽默的笔调里有的是满腔的愤慨,嘲笑讽刺的帷幔下透露出的是一颗对家国拳拳之爱的心,是对国民蒙昧强有力的呼唤,是对胜利最急切的渴望与坚信。

这位先生,叫老舍;这部书,叫《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读后感800字

老舍先生一向是一个令人敬佩深爱的作家,生活在动乱年代的老舍先生,他的一生遭受了太多的苦难,正是这些波折的经历给了老舍先生创作的源泉,所以他的作品总能反映出时代的印痕,针砭事实,把当代人们的遭遇和感受融于作品,发人深省,成为时代的标签。而在老舍先生众多的荟萃中我们不得不提到的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经典名著—《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这部小说是以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为背景,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深刻的反映出了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军欺凌下的悲惨命运,同时谴责了卖国附敌者的丑陋。老舍以战争下的人性为笔触,为我们揭露了当时阴暗的社会。那种时代的烙痕成为读者不能磨灭的记忆。而通过人性丑恶余善良的对比,作者赞美了反抗侵略的勇敢无畏的人们,也鞭笞了卖国求荣的丑恶。在《四世同堂》里,我们看到了像祁老大爷这样正直,懂得民族大义与国家荣辱的令人肃然起敬的长者;我们看到了不屈不挠、深明大义的祁瑞宣;也看到了卖国求荣、贪图安逸的祁瑞丰;更看到了热血青年祁瑞全。

一切不同人物的描写都深刻的反映出了那个动荡年代下的人物、社会的缩影,或英勇不屈、忠贞报国,或苟且偷生、卖国求荣。在《四世同堂》里发生的一切,作者无非是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民族的落后将会遭遇怎样的结局。

国破家必破。这个是我在《四世同堂》里看到的另一个道理。一个家族是不可能在国破的情况下依旧昌盛的,国破家必亡。就像小说里描写的一样,一个四世同堂之家最终也在侵略者的铁骑下、在战争的摧残下彻底的崩塌。我想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尚且如此,在战争中走向了瓦解,更何况那些千千万万的小家和小我呢?弱国无强家,只有把个人的荣辱和家族的兴衰和国家的命运系在一起,才能真正的求得生存之道,才能得到全面的升华。

战争永远都是可怕的,它是对人性的一个全面的考验和挖掘,在生死的较量中我们往往最容易迷失了自我,做出错误的判断。而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像祁瑞宣、祁瑞全这样的刚正不阿?还是像祁瑞丰这样沦为走狗,出卖自己的国家、出卖自己的民族只为保全生命的完整?《四世同堂》为我们揭示的社会和生命太深刻也太沉重了,我们永远不敢设身处地的去想象,永远不敢面对在那种环境下的真实的自我挣扎。然而这就是老舍,一个饱经沧桑的伟大作家,他用有力的一支笔为我们刻画出一个如此沉重的世界,绝对值得我们用心去体会和品读。

《四世同堂》经典名句一览:

1.天上已有了星,很小很远,在那还未尽失去蓝色的天上极轻微的眨着眼。

2.冠晓荷:他是个很体面的苍蝇,哪里有粪,他便与其他的蝇子挤在一处去凑热闹;在找不到粪的时候,他会用腿儿玩弄自己的翅膀,或用头又轻轻的撞窗户纸玩,好像表示自己是普天下第一号的苍蝇。

3.贵人的卧病往往是比穷人的健壮更加羡慕的。

4.敢在专家面前拿出自己的一知半解的人不是皇帝,便是比皇帝也许更糊涂的傻蛋,冠先生不傻,他是没脸没皮。

5.他的侯府便是一个小的社会;在那里,他见过那每一条皱纹都是用博得“天颜有喜”的狡猾与聪明铸成的大人物——男的和女的。

6.对比他地位高的人,他把人家的屁也看成暗示;对比他低下的人,暗示便等于屁。

7.有诗感的那一秒钟便是永生,没有诗的世纪等于零。

8.沉默有时候就是抵抗。

9.一个小儿向大海狂喊一声是不会有效果的。

10.那广播的音乐没有使天安门前充满了声音,而只像远远的有人在念经或悲啼——一种好自杀的民族的悲啼。

11.可是,天安门和学生们好像不懂得炸弹与手枪有什么用处,沉默与淡漠仿佛也是一种武器,一种不武而可怕的武器。

12.苹果是香美的果子,可是烂了的时候还不如一条鲜王瓜那么硬气有用。

13.这和二加二是四一样的明显。

14.他本能的立住了像快走近屠场的牛羊似的那样本能的感到危险。

15.你以为稻草里很安全,可是落在了我的手里!我从前也觉得很安全,可是我的一切不过是根稻草!

16.他把生命像一口唾液似的,在要啐出去的时节,又吞咽下去。

17.猫不只捕鼠,有时候捉到一只美丽无辜的小鸟,也要玩弄好大半天!

18.仇的另一端是爱,它们的两端是可以拆回来碰到一处,成为一个圈圈的。

19.老和尚看嫁妆,下辈子见了!

20.怕死的必死,不怕死的也许能活。

21.愚人之所以为愚人,就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很有思想。

22.做一年的奴隶,会使人增长十岁。

23.像一个健康的婴儿在梦中发笑那么天真。

24.尽管我的工作是沙漠上的一滴雨,可是一滴雨到底是一滴雨;一滴雨的勇敢就是它敢落在沙漠上!

25.我今天正像人由爬行而改为立起来,用两条腿走路的时候;我一松气,就会爬下去,又成为四条腿的动物!人是脆弱的,须用全力支持自己。

26.两个山字落在一块儿,你请出。

27.他的生命只有一条,不像小草似的,可以死而复生。

28.不偏不倚就是偏倚的开始。

29.玫瑰的智慧不仅在乎它有色有香,而也在乎它有刺!刺与香美的联合才会使玫瑰安全,久远,繁荣!中国人都好,只是缺少自卫的刺!

30.新民会抓到表功的机会。即使日本人要冷静,新民会的头等顺民也不肯不去铺张。在他们的心里,他们不晓得哪是中国,哪是日本。只要有人给饭吃,他们可以作任何人的奴才。他们象苍蝇与臭虫那样没有国籍。

31.贵族的衰落多半是象雨后的鲜蘑的,今天还是庞大的东西,明天就变成一些粉末,

32.他们为什么生在那用金子堆起来的家庭,是个谜;他们为什么忽然变成连一块瓦都没有了的人,是个梦;

33.敢在专家面前拿出自己的一知半解的人不是皇帝,便是比皇帝也许更胡涂的傻蛋。

34.他们都象是毫无用处的人,可是社会要打算成个社会,又非有他们不可。

35.对比他地位高的人,他把人家的屁也看成暗示;对比他低下的人,暗示便等于屁。

36.假若诗歌是狡猾卑鄙的结晶,蓝东阳便真可以算作一个大诗人了。

37.瑞宣的脸成了大红布;假若可能,连头发根也都发了红!

38.当一个文化熟到了稀烂的时候,人们会麻木不仁的把惊魂夺魄的事情与刺激放在一旁,而专注意到吃喝拉撒中的小节目上去。

39.他不应当以勇敢或懦弱评判任何个人,而应当先责备那个甚至于把屈膝忍辱叫作喜爱和平的文化。那个文化产生了静穆雍容的天安门,也产生了在天安门前面对着敌人而不敢流血的青年!

40.人肉不是为鞭子预备着的。谁都不高兴挨打。不过,刚强的人明知苦痛而不怕打,所以能在皮鞭下为正义咬上牙。与这种人恰恰相反的是:还没有看见鞭子已想到自己的屁股的人,他们望到拿着鞭子的人就老远的跪下求饶。

41.一个吃素的人到底不能不觉到点骄傲,当他用鸡鱼款待友人的时候。

42.他的理想往往被事实战败,他的坚强往往被人生的小苦恼给软化,因此,他往往不固执己见,而无可无不可的,睁一眼闭一眼的,在家庭与社会中且战且走的活着。

43.大赤包的声势浩大,第一声笑便把枣树上的麻雀吓跑。第二声,把小顺儿和妞子吓得躲到厨房去:“妈!妈!”小顺儿把眼睛睁得顶大,急切的这样叫:“那,那院的大红娘们来了!”是的,大赤包的袍子是枣红色的。第三声,把祁老人和天佑太太都赶到炕上去睡倒,而且都发出不见客的哼哼。

44.北平已是下过了雨的云,没有作用的飘浮着;它只能希望别处的云会下好雨。

45.丁约翰以为自己是属于英国府与耶稣的,所以看不起老刘;刘师傅晓得丁约翰是属于英国府与耶稣的,所以更看不起他。

46.他向大家咧了咧嘴,而后把自己象根木头似的摔在椅子上。

47.仇的另一端是爱,它们的两端是可以折回来碰到一处,成为一个圈圈的。

48.一个具有爱和平的美德的民族,敢放胆的去打断手足上的锁镣,它就必能刚毅起来,而和平与刚毅揉到一起才是最好的品德。

49.爱和平的人而没有勇敢,和平便变成屈辱,保身便变为偷生。

50.知识不多的人反倒容易有深厚的情感,而这情感的泉源是我们的古远的文化。一个人可以很容易获得一些知识,而性情的深厚却不是一会儿工夫培养得出的。

51.一个怀才不遇的人特别爱表现他的才。

52.文化是应当用筛子筛一下的,筛了以后,就可以看见下面的是土与渣滓,而剩下的是几块真金。

53.时代是钢铁的,而他自己是块豆腐!

54.生活在丧失了主权的土地上,死是他们的近邻!

55.在没有外患的时候,他们使社会腐烂。当外患来到,他们使国家亡得快一点。

56.虚伪是文化的必要的粉饰。

57.在大中华的历史上,没有过成千上万的学生在敌人的面前庆祝亡国的事实。在大中华的历史上,也没有过成千上万的学生,立在一处而不出一声。最不会严肃的中国人,今天严肃起来。

58.容易满足的人有时候比贪而无厌的人更容易走到邪路上去!

59.他的虚伪极了的真诚是来自北平的文化,这文化使他即使在每天亡一次国的情形下,也要争着请客。这是个极伟大的亡国的文化。

60.当一个文化熟到了稀烂的时候,人们会麻木不仁的把惊魂夺魄的事情与刺激放在一旁,而专注意到吃喝拉撒中的小节目上去。

61.知识不多的人反倒容易有深厚的情感,而这情感的源泉是我们的古远的文化。

62.假若杉木死了爱子也不能落泪,他自己就必须在城已亡的时候还陪着老人们发笑。全民族的好战狂使山木像铁石那样无情,全民族的传统的孝悌之道使他自己过分的多情——甚至于可以不管国家的危亡!

63.希望在哪里,错误便也在哪里。

64.行动是信仰的肢体。

65.家,在中国,是礼教的堡垒。

66.“雅”是中国艺术的生命泉源,也是中国文化上最贱劣的油漆。

67.他们给日本人证明了,凡是不敢杀敌的,必会自相践踏。

68.白天见鬼是日本人最好的心理游戏。

69.可是中国人的事一遇见麻雀也不怎么就变成了没事,大家很快的入了座。

70.患难,使人的心容易碰到一处。

71.山洪巨浪冲破了石堤,毁灭了村庄,淹死了牛马,拔出了老树,而不能打碎了一点渣滓。

72.中国正跟你,我一样,有多少多少矛盾!我希望我们用不灰心与高尚的理想去解决那些困难与矛盾!

73.中国一定不会亡!

74.患难是最实际的,无可倖免的;但是,一个人想活下去,就不能不去设法在患难中找缝子,逃了出去??尽人事,听天命。总之生在这个年月,一个人须时时勇敢的去面对那危险的,而小心提防那「最」危险的事。你须把细心放在大胆里,去且战且走。你须把受委屈当作生活,而从委屈中咂摸出一点甜味来,好使你还肯活下去。

75.事实上,连日本人也没把事情弄清楚。日本並不像英美那样以政治决定军事,也不像德意那样以军事决定政治。她的民族的性格似乎替她决定了一切。她有天大的野心,而老自惭腿短身量矮,所以儘管她有吞吃了地球的慾望,而不敢公然的提出什么主义,打起什么旗号。她只能在军人闯出祸来以后,才去找合适的欺人的名词与说法。她的政治是给军事擦屁股用的。

相关文章

更多>
爱宝贝网QQ交流群

782149782

欢迎各位妈妈加入交流!

宝宝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 官方微信→

    宝贝网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宝贝网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爱宝贝网 © 2018-2023 www.2baobei.com版权所有,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