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是一则成语,最早出自于《旧唐书·宣宗记》。韬光养晦的意思是隐藏才能,不使外露。该成语的结构为主谓式;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1、韬光养晦是什么意思
韬:按捺,柔化,隐藏。光:锋芒,外露的锐气;引申为突出的、外露的才华、能力、荣誉等。“韬光”的字面意思是收敛光芒,引申意义为避免抛头露面。养:休养,培养。晦:隐藏。“养晦”的字面意思是隐形遁迹,修身养性,引申之意为隐退待时。成语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在不显眼的地方养精蓄锐,休养生息。
近义词:韬光晦迹、深藏若虚、深藏不露
反义词:锋芒毕露、霸气外露
2、韬光养晦的故事
东汉末年,豪强并起,刘备也趁乱拉起了队伍。由于自身实力有限,不久就被吕布、袁术打败,只好去投奔曹操。曹操知道刘备是一个有胆识的人,所以很尊重他,但是刘备反倒不安,深怕曹操对他有所猜忌。
当时,汉献帝刘协由于不满曹操专权,写了一道诏令,并将机密诏令藏在衣带中,交给了车骑将军董承,让他组织力量除掉曹操。刘备也是董承联系的对象之一。
刘备恐怕曹操起疑,索性什么地方都不去,专心伺弄菜园子,以掩盖自己参与暗害曹操的真相。
后来曹操约刘备青梅煮酒纵论天下英雄,将刘备吓得手中的筷子都掉落地下,幸巧借闻雷声掩饰过去,曹操见刘备如此胆怯,才放松了对他的警惕。随后,刘备借由讨袁术之机,借兵逃离了许都。后人有诗叹曰:
投奔曹营有计年,韬光养晦种菜园。
闻雷失箸巧掩饰,借机一去不复还。
刘备在寄人篱下的不利情势下,隐藏锋芒,躲避不利,保存自己的力量,伺机东山再起。如此韬光养晦之计,既磨练了自己,亦为逃脱牢笼觅得良机。
3、韬光养晦造句
小王几年来韬光养晦,积累了大量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