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还有个这样的节日吗?世界厕所日!今天就给大家介绍,每年的11月19日是“世界厕所日”。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些了解厕所文化的书!
第67届联合国大会2013年7月24日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1月19日设立为“世界厕所日”,该节日由世界厕所组织(WTO)于2001年提出,在2013年7月24日确立 。主要是为了凸显穷人面对的环境卫生危机而设立,以推动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设施的建设,倡导人人享有清洁、舒适及卫生的环境。希望通过全世界人民的努力,共同改善世界环境卫生问题。
列这个书单纯粹是好玩,真的没什么用。人生本来就来虚度的,不浪费在这方面,反正也会浪费在别的方面。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1、《窥视厕所》
[日]妹尾河童
妹尾河童先生是日本当代有名的舞台设计家。这个老头儿非常好玩的地方就在于,他始终对世界万物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
他到处旅行时必带着他的素描本,画下他所感兴趣的一切:所住宾馆房间的俯瞰图、各国不同样式的的火柴盒、钥匙、象棋子和捕鼠器,日本各地的腌萝卜,还有十分笨重的老式体重计、意大利的制面机、蒙古人的铝罐……各种你意想不到的东西。然后就形成了他“窥视”系列的绘本书。《窥视厕所》就是其中一部,这本书里,妹尾河童拜访日本不同人物家居的厕所,然后巨细无遗地描绘出来…….
在非常重视厕所的日本,每家的厕所有很大不同,非常能反映主人的趣味和性格。
比如,有闭锁恐惧的作家佐藤爱子,没办法带在封闭的厕所里,她在家上厕所时,门要打开,坐在马桶上能看到三五米外的走廊墙壁,看到窗外的杉树和天空。
作家山根一真家的厕所,墙壁装满了电子机器,答录机,文字处理机,音箱,还有望远镜……简直像一间驾驶舱。
书里作者用幽默的语调写了很多关于如厕的趣事。比如,作家景山民夫谈起他在世界各地如厕的趣闻,婆罗洲的水上人家,房子搭于水面,厕所就是在地板上挖个三角形小洞,离水三尺高,人就蹲在上面“扑通扑通”,鱼儿便会摇头晃地脑聚集过来…….
探险作家尼寇谈搞恶作剧,在他老板蹲在茂密草丛里拉野屎的时候,他和朋友躲在后面的沟道,偷偷将铲子放在老板屁股下方,大便一落地,立马用铲子抽走。老板完事低头一看,大便居然不见了!吓得要死,东张西望,拉下裤子再检查一次,最后脸色发青跑回家了……
惟愿我在80岁的时候,能像妹尾河童一样,对一切充满了兴趣。
2、《大便书》
[日]寄藤文平、藤田纮一郎
薄薄的关于便便的绘本,画风清奇,内容不所不包:全日本一天的排便量(各种非常直观的图示)、便便的用途、便便的回收、便便的类型(一共分了7种哦)、每种便便对应的注意事项(吃什么喝什么)、便便里的各种细菌、便便与健康。总之,简直是一本关于便便的百科全书,能看到你意想不到的一切。
3、《东京见便录》
[日]齐藤政喜著;内泽旬子绘
第三本还是日本人写的。封面写着“史上最强厕所读物,请体会屁股的心情”。齐藤政喜号称“亚洲厕所评论家”,他与插画家内泽旬子合作,走访了亚洲八个国家——的厕所,出了本书《东方见便录》。这本《东京见便录》可以说是续篇,作者目的是从排泄文化探讨现代东京。
比如,作者谈到,日本第一座西式马桶出现在旧岩崎邸,明治时期招待外国人的洋馆,马桶是一般的两倍宽,排水孔的位置与现在也是相反的,作者猜测估计是便于当时人踩跨于马桶上使用,毕竟西式马桶引进不久,很多人还不习惯。
还有写到国立霞丘竞技场,当年为奥运会准备而专为女性设计的立式小便斗。其实都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还有,书中详细介绍了地震灾区的应急厕所,非常体贴,也谈到了与中国灾用厕所的最大差异是,中国的没有隔间因而缺少隐私。厕所,非常鲜明地反映一个国家、社会的文明程度。当一个社会开始愿意在一些非常细节的地方花心思花钱时,这个社会才是真正的走向文明。
4、《厕神:厕所的文明史》
[美]朱莉·霍兰著
作者认为,人类的文明并非从文字开始,而是从厕所开始的。所以这部厕所进化史,其实就是特殊角度的人类文明史。从这个角度出发,横向了解人类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区别,纵向勾勒文明进步的历程。
这本书并不严肃,很好读,更多的是各种史料的陈列,充满了各种历史小段子和逸闻趣事。
古罗马人对卫生系统非常痴迷,负担不起费用的罗马家庭要依赖公厕,只要付一点钱,就可以在公厕聚集起来,闲话家常、议论政治、接洽生意,这样,公厕就成为善于交际的罗马人公共浴室之外的又一重要公共空间。值得一提的是,罗马公厕中间都放着桶,桶里装着小棍,一头绑着海绵,这是罗马人是用来擦屁股的工具。而且是公用的,一个人蘸着水擦拭后,涮一下接着给下一个人用。
中世纪的巴黎街道臭不可闻,人们用佩戴鲜花、焚烧乳香抵御臭气。城墙外侧倾倒堆积的粪便规模日渐庞大,以致于人们开始考虑筑高城墙,以防止敌军从粪堆顶部攻击巴黎。
中世纪在伦敦泰晤士河坐船则十分凶险,沿岸遍布公厕,垃圾和污物直接倾倒入河中,乘船经过的人们往往成为某些人饭后排泄物的靶心。
5、《大师的建筑小品:户外厕所》
[美]史蒂夫·谢克尔
这是建筑师、漫画家史蒂夫·谢克尔“大师的建筑小品”系列绘本中的一本。开始我看着还纳闷,埃及居然还有金字塔形状的公厕?巨石阵里还有厕所功能?后来才发现这只不过是作者一本正经地恶搞。从古至今有名的建筑都被他说成是厕所。千万不要被他骗了。
6、《东亚的厕所》
金光彦
这似乎是一位韩国学者的著作。分别谈了韩中日三国的厕所,材料搜集之扎实,令人赞叹。最关键的一点,书中的一大部分材料,都来自作者实地考察而来,书中有大量三国各地的厕所照片,一看就是非作者亲自拍摄而不能得,这是其他书都没有的,不得不佩服作者严谨细致的精神。在材料搜集上,也没有因因相袭,都是别处看不到的。
如,谈到禅宗寺庙厕所的“入厕五咒”:洗净、洗手、去秽、净身、无瓶水。所谓无瓶水,就是如厕遇到没有水擦洗的情况下,吟唱这五咒具有同样的效果,很有意思。
7、《厕所决定健康:粪便、公共卫生与人类世界》
[英]罗丝·乔治
全书共10章,作者从伦敦巨大的下水道系统的“漫游”开始,围绕公共卫生分别谈了很多问题,包括抽下水道系统、水马桶的发展历史,以及对公共卫生的巨大作用,中国的沼气能源业,公厕问题。等等。
特别是提到了印度的公开拉屎的问题,整个印度就是一个露天公共厕所。公开拉屎最大的受害者是女人,羞怯使她们往往趁夜色大小便,更容易受到性侵、毒蛇咬伤等,以及憋尿导致的尿道感染。过去二十年,印度修建了成百万的公厕,但仍没有解决这一问题。有了新厕所,并不意味着印度人使用厕所。作者试着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比如有些厕所是水泥和砖修建的,比很多印度人自己的房子还要好,导致厕所被挪作他用;由于宗教原因,有些人是不想在离自己吃饭睡觉很近的地方上厕所,教义告诉他们大小便要离开居住地;有的厕所设计的不好,粪便堆满后就被废弃了,导致很多人仍然选择户外拉屎,而不是在充满了苍蝇蛆虫出没的混凝土盒子里。总之,由于宗教、文化、习俗等原因,随地大小便的印度人从来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而印度政府的公厕项目只关心供应,根本不管是否有需求。
你可以和最近的印度电影《厕所英雄》对照着看,你就会明白,在印度人家里建设一个厕所,并让他们使用它,真的不亚于一场革命。
8、《说来话儿长》
林行止
看介绍,林行止先生名头非常大,香港著名报人,经济学家,政经评论家、散文家,在英国剑桥接受教育,著作等身,号称“香港第一健笔”。这本小书,却写了很多屎尿屁的事情。
这本书的一大看点,就是黄永玉给作的序,以及画的十二幅出恭图。黄永玉也是个好玩的老头儿,文字元气满满,插科打诨,令人喷饭,聊摘一段: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我住东城大雅宝胡同甲二号,从文表叔住东堂子胡同,相距不远,我们每星期都有往来。有一次我送他回东堂子胡同经过羊宜宾胡同口时,胡同口公共厕所内传来一阵悦人笛声,奏的是当时流行的“二呀二郎山,高呀高万丈……”曲子。
表叔听了,停步抚掌曰:“弦歌之声,不绝于耳啊!”语罢继续开路,手指顺便往后一指说:“快乐,满足,人要都是这样快乐满足多好!”
说起公共厕所,那时候还是新生事物,男女隔着一层墙,能听得见隔壁的说话。
“啊!二婶呀!今午吃什么呀?”
“吃饺子!”
“什么馅呀?”
“茴香肉末!那您啦?”
“二狗子他爹今早上昌平拉货,一半时回不来,我们就喝稀的,小米粥加贴饼子,凑合着闹!”
9、《厕所文化漫论》
冯肃伟等编著
这本书摆脱了趣闻式材料的堆砌,深入严肃讨论了关于厕所文化的问题。第二、三章谈中国、日本、西方厕所文化,第四章是如厕的生理和心理分析,第五章谈厕所与平等问题,第六、七章谈厕所与文学阅读、创作。很多内容都为其他书所未见,同时也补充了前面欧美作者写的那几本书中对中国相关材料的缺失。
10、《雪隐寻踪:厕所的历史、经济、风俗》
周连春
传说雪窦山的明觉禅师,曾在杭州灵隐寺担任“净头”,打扫厕所三年而大悟,所以,佛家把厕所叫作雪隐。这恐怕是古今中外所有关于厕所的称谓中最诗意的一个。
这本书并不诗意,谈厕所历史,谈屎尿便器手纸种种称谓,谈古今粪肥业,谈厕所风水,有堆砌史料之弊,材料支撑不起题目,但胜在搜集材料精短通俗,也可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