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芭比》电影爆火
“男孩喜欢粉色有错吗” 被顶上热搜
“性别刻板印象”如何影响我们的孩子?
“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平等”
一直是人们热切关注的话题
可或许只有它真正失去“热度”的时候
我们才有望看到真正的“性别平等”。
1.生活中的
“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困扰着许多所谓“不够男子气概”的男孩和“不够温柔安静”的女孩。比如——
1. 男孩脑子好使,女孩就是逻辑和空间思维能力弱一些;
2. 男孩不能像女孩那样哭哭啼啼的,哭是软弱的表现;
3. 我喜欢跟男生一起做很多事儿,他们说我是女汉子;
4. 我喜欢穿粉色,他们总说你怎么又穿女生的衣服?
这些“性别刻板印象”也并非大人才有,而是早早就通过大人传递给了小孩,小孩一方面从同大人的互动中习得,一方面也从自己的观察中习得。
研究表明,在2岁左右,孩子就已经或多或少形成了一些“性别刻板印象”——
比如选玩具的时候,男孩更倾向于变形金刚,女孩更倾向于洋娃娃;比如认为男孩更擅长算数,女孩更擅长阅读。
而这些认知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大人对待男孩和女孩方式的不同而人为制造出来的。
就拿空间思维能力来说,研究发现它并非生下来就由基因决定,也有后天养育因素影响。
若家长规律性地带着孩子玩一些空间认知类游戏,他们的大脑3个月内就会出现明显生理性变化,空间思维能力得到明显发展。
2.儿童读物中的
“性别刻板印象”
在社会认知的集体无意识之外,与孩子生活密切相关的儿童读物也在固化“性别刻板印象”。
通过语料库分析,我们发现,儿童读物中所反映出来的“性别偏见”比成人读物更夸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主角性别
儿童读物中的主角多为男孩,统计数据表明男孩做主角的情况约为女孩做主角的4.75倍。
单就角色性别来看,在获奖儿童图画书中,男孩角色的数量也是女孩子角色总数的两倍多。
2.角色塑造
儿童读物对男孩主角和女孩主角的角色塑造角度也有差异,男孩常常被赋予“身高体壮、有能力、有领导力、能完成英雄壮举”等传统男性气质。
女孩也会被描绘为“英勇、自信、敢于冒险”,但更多地会被加上“恐惧、胆怯、情绪化、需要保护”等负面特征。
3.固定搭配
儿童读物中的女性角色常出现“室内、家务、围裙”等传统装饰和固定搭配。
比如《妈妈发火了》和《爸爸带我看宇宙》,爸爸更多同“室外、探索”等有关,妈妈则更多同“室内、家务”等有关。
4.职业设定
儿童读物对男女角色的职业设定也常常充斥着“性别偏见”。
女性更常被描绘成从事“老师、护士、助理”等传统工作,男性从事非传统工作的概率则更高。
而这种职业领域的划分是没有道理的,可能会挫伤孩子们的职业信心。
3.“刻板印象威胁”
同心理暗示和自证预言的道理一样,“刻板印象”还会带来可怕的“刻板印象威胁”——
越担心刻板印象的内容是真的,就越可能在自己身上应验,最终导致表现不佳以及自我不认同。
那些学不好理科的女孩和学不好文科的男孩,在真正学不好之前,是不是就已经接受了自己由于性别原因所以做不好的刻板印象呢?
性别只是生命馈赠的记号,不要让它变成分类的标签。
4.性别中立育儿
孩子的生理性别差异当然要尊重,这里提出“性别中立育儿”是针对“社会性别”而言,即——
允许孩子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玩具、衣服、运动、科目、职业等,自行探索性别表达,不受束缚地展开自己的人生。
“并不存在什么男孩的领域、女孩的领域,是的,你是个男孩/女孩,你可以去到你喜欢的任何一个领域。”
教育大国瑞典就有专门的性别中立幼儿园,汽车模型和芭比娃娃等全都放在一起,书架上摆放的也是没有传统王子和公主故事的现代童书。
如果家长过早地为孩子规定单一的性别气质,就会压抑他们潜意识中的异性气质,从而压抑他们自己的喜好和潜能。
比起成为符合社会规范的“
男子汉 ”和“大家闺蜜”,家长可以且应该给到孩子们的 更大的自由是:“男孩也可以玩洋娃娃,也需要围上围裙做家务。女孩也能玩机器人、开挖掘机,体验以自己为主体的广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