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评价不等于不批评,不评价要求描述事件本身,这看上去简单,要做到却不容易,这简单里也往往蕴含着很大的力量。一起来看看真正不评价的交流方式是怎样的吧~
1、不评价≠不批评
赞美的本质还是评价。“赞美”并非总有好处,赞美也会给人带来压力。
它将人捧到高处,在高处就有害怕坠跌下去的担忧,于是便不敢尝试、不敢冒险。
如果要赞美,那就赞美努力而不是聪明吧~
如果赞美聪明,孩子会因为害怕失败(不能继续维持“聪明”的形象),而不敢挑战有难度的任务。
如果赞美努力,孩子则更容易投入持续性甚至更大的努力。
2、描述经验本身
不评价要求我们做到:描述经验本身,只关注具体发生了什么,减少主观臆断,不进行个人主观抽象概括式的判断、定义甚至褒贬,不掺杂个人情绪。
举例:如果孩子最近放学后回到家都拖拖拉拉不主动去做作业……
家长A:你怎么又拖拖拉拉,不好好做作业?
家长B:你最近回到家好像不太愿意写作业,发生了什么吗?
01
家长A明显是评价性的,还带有训诫,其语言、语气背后可能的潜台词是“你怎么可以这样?你不是个好学生、好孩子……”云云。
家长并没有关心在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比如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呀,是不是在学校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呀,是不是做作业时遇到了困难呀……
也许家长心里是关心的,但这种表达有着明显的批评和拒绝意味,孩子接收到的讯号里没有体贴和关心,便认为自己只要认错就好,别的不愿多说。问题沟通便至此而止。
02
家长B则做到了不评价的交流方式,他在关心事件的发展过程,这样才更容易接近孩子的真实想法,接近事件的真相。
孩子也更愿意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如果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和麻烦,也更愿意向父母倾诉和求助。
事件背后的可能性是各种各样的,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采取不评价的交流方式,才能够帮助我们链接到那些可能性。
3、为信息流通创造空间
评价具有定义性,语气相对坚决果断,因而留下的延展性的、可供双方探讨的空间也很小。
非评价的立场,才能为信息的流通创造空间,让双方都愿意敞开来交流、讨论,以解决真正的问题。
描述经验体现的是家长对于事物的具体认知和相互确认,这种认知和确认比简单臆断的“赞美”或“批评”都更能体现出对孩子的重视。
举例:如果孩子画了一幅画,兴冲冲跑过来拿给你看……
家长A:画得真好!好棒呀!
家长B:哇看起来很有趣!这是太阳公公,你还给它戴上了墨镜,这是云吗?云是粉色的,这里是山,有一个小男孩在爬山诶,这里有块大石头,小男孩爬累了是不是可以坐在这里歇会儿呢?……
01
家长A的“赞美”有些过于简单、轻易和草率了,感觉只是随意“瞥”了一眼,似乎并没有仔细去观看、欣赏孩子的作品。
02
家长B则关注了孩子画画的过程,关注了孩子在画作中倾注的想法。他的话里也没有判断、没有褒贬。
这种对细节和过程的关注,会让孩子感到自己做的事被看见了。
“被看见”很重要。孩子会乐于讲述和分享,也会更有兴趣做下去。
评价会让很多真实、重要的经验无法被描述,让过程和细节无法被看见。
不评价则是一种温和的邀请,邀请对方打开自己更多的方面,相互打开,彼此的理解才有望加深。
要做到不评价的交流方式,刚开始可能有点难度,但适应之后,就会发现它可以拓宽我们对孩子经验世界的认识,加深亲子之间的理解和联系,促进亲子建立更为牢固可靠、温馨和谐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