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美]J.D.塞林格
▼
在作家苗炜看来,霍尔顿并非垮掉的一代,也并非叛逆,只是天生的不适应现实世界,是天性使然。霍尔顿只是一个拒绝成人世界的年轻人,不愿接受成人世界的虚伪,对现实世界抱着一种怀疑、逃避的态度,宁肯与这个世界对峙、隔阂。“是一种未被污染的纯真,倒不见得是叛逆,只是不愿接受成人世界的准则。”
经典语录
▼
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谦恭的活下去。对一个人来说,一辈子里注定会不时去寻找一些他们自身周围所不能提供的东西,要么他们以为自身的周围无法提供,所以放弃了寻找,他们甚至在还没有真正开始寻找前,就放弃了。
你一定得认识到自己想往哪个方向发展,然后一定要对准那个方向出发,要马上。你再也浪费不起多一秒的时间了,你浪费不起。
《在路上》
作者:[美]杰克·凯鲁亚克
▼
《在路上》是凯鲁亚克的自传性代表作,作家用三个星期在一卷30米长的打字纸上一气呵成。小说主人公萨尔为了追求个性,与狄安、玛丽露等几个年轻男女沿途搭车或开车,几次横越美国大陆,最终到了墨西哥,一路上他们狂喝滥饮,吸大麻,玩女人,高谈东方禅宗,走累了就挡道拦车,夜宿村落,从纽约游荡到旧金山,最后作鸟兽散。作为垮掉的一代的文学代表作,《在路上》一书是被称为“垮掉的一代”最清晰最重要的表述,我们看见这一代最优秀的人毁于疯狂、(他们)食不果腹、歇斯底里、衣不蔽体。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开始认识到《在路上》的价值。
经典语录
▼
他们因为疯狂而生活,因为疯狂而口若悬河,也唯有疯狂才能拯救他们自己。我们依偎在一起,盯着天花板,不由哀叹既然上帝明明知道生活这样悲哀,他干嘛还要创造出人类来。
我是作家,还年轻,我渴望上路。
《想我眷村的兄弟们》
作者:朱天心
▼
经典语录
▼
那年西南情势正紧,两人也没有惊动谁,安然地在小十字街找了间小屋住下,乱世里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一向不过如此。反正还有好多青春,有时要用一用,用一用,才感觉得到的。虽然我的青春剩下的也不多了,继续把它用完吧,可以的话,那就放慢速度吧。
我承认,我没有摘成任何人的桂冠,我甚至也失去了当初想为她们——春风蝴蝶女子——加冕的勇气。 我再没有任何话可说了?? 所以,最后一个离开共和国的(不管你是谁),请不要忘了关灯,并忘记它的黑暗。
《你好,忧愁》
作者:[法]弗朗索瓦丝·萨冈
▼
这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以烦恼而又甘甜的滋味在我心头萦绕,对于它,我犹豫不决,不知冠以忧愁这个庄重而优美的名字是否合适。
经典语录
▼
我忘却了死亡的时间,忘却了生命的短暂,忘却了世间美好的感情。自由自在地思想,自由自在地瞎想,自由自在地少想,自由自在地选择我自己的生活,选择我自身。
除非爱得极深沉,或者厌恶得极强烈,才会佯装睡觉。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日]村上春树
▼
《海边的卡夫卡》不算得上村上春树上品的小说,但小说中对暴力的异类刻画,对成长撕扯的无名疼痛,迷雾般的混沌,犹如青春对于前路的恐惧和困惑。穿过重重地隐喻,才能体会到村上想要表达的成长最晦涩以及“黑暗”的一面。
经典语录
▼
这往下你必须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不管怎么样。因为除此之外这世界上没有你赖以存活之路,为此你自己一定要理解真正的顽强是怎么回事。如果拥有令人吃惊的了不起的想法的是你一个人,那么在深重的黑暗中往来彷徨的也必是你一个人。你必须以自己的身心予以忍受。
不久,你睡了。一觉醒来时,你将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
《青春》
作者:[南非]J.M.库切
▼
这种内敛的性格,这般平淡无奇的生存状态,还能做出什么样的文章呢?可是,库切就有这样的本事,一段春梦无痕的人生就让他写得楚楚动人。他把年轻时的自己作为他者来观照,再度审视青春的彷徨之途。
经典语录
▼
他在证明着这一点:每个人是一座孤岛,你不需要父母。长大是不是就等于长得丢弃了渴望,丢弃了激情,丢弃了灵魂中的一切强烈的感情?
然而痛苦并不使人感到像是净化人的沐浴。相反,它使人感到像一潭脏水。在每一阵新的痛苦之后出现的他不睡更聪明、更坚强,而是更迟钝、更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