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提到奶粉,很多爸爸妈妈都可以和你从产地聊到原材料,从制作程序聊到包装工艺,毕竟对家长来说,宝宝吃进嘴里的东西,怎么精挑细选都不为过。
但当我们提到泡奶,就会让许多家长不以为意了,“泡奶有什么难的?倒点奶粉,倒点水,搅一搅不就好了。”
真的是这样吗?
之前有一个新闻,由于宝宝早产,新手爸妈为了让宝宝摄取到更多营养,特意把宝宝奶粉冲浓些,结果却导致宝宝肠坏死险丧命。
只是改变了奶粉的浓度,居然差点让宝宝陷入险境,这样的事情虽然是个例,但因为泡奶不正确导致宝宝便秘、营养不良的例子其实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也经常被我们忽略。
那么,泡奶过程当中还有哪些“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操作,是家长需要提高警惕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揪出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泡奶误区,看看有没有你掉入的坑。
01
怕宝宝营养不够,泡得更浓?
多一勺少一勺都不行!
首先,泡奶粉一定要严格按说明书的比例调配,奶粉放多或者放少对小宝宝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并且年龄越小的孩子影响越大。
如果宝宝喝下浓度过高的奶粉,可能会因为无法吸收过多的蛋白质、脂肪等,而产生便秘、消化不良等反应,甚至可能会出现前文所述的肠坏死。
相反的,如果宝宝的奶粉过稀,则可能会产生营养不良等问题,对于新生儿来说,还容易因为摄入过多的水,而导致肾脏无法将其及时排除,导致水中毒。
02
泡奶粉的水不能超过50℃?
最安全的是70℃
不能用沸水冲泡奶粉,这是大部分人都了解的“知识点”。沸水会破坏奶粉中的维B、维C等营养素,还容易让奶粉结块。那么,多少度的水合适呢?
世卫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建议是保证 70℃ 以上的水温。这个温度主要是为了避免阪崎肠杆菌等致病菌污染的风险。
感染上这种病菌可能会让孩子有生命危险,新生儿(尤其 2 个月内)、早产儿感染风险最高。并且,从营养角度讲,虽然70℃ 水温依旧会对奶粉中对热敏感的营养物质有一定破坏,但影响程度已经很小。
这时候有家长就会提出提问:如果70℃是奶粉最适宜的冲泡温度,为什么很多奶粉包装上标注的冲泡温度是 40℃、或 50℃呢?
一般而言,在正规渠道购买的,经过国家检测,质量合格的婴儿奶粉,一般都是不含阪崎肠杆菌的,因此,出于最大程度保留营养成分的考虑,不同的奶粉就会给出不同的冲泡温度。只要安全性能有确切保证,家长遵照食用说明来冲泡奶粉也是可以的。
03
摇晃奶瓶更能充分溶解奶粉?
当心宝宝胀气!
奶粉作为冲调食品,混合均匀才会好喝,因此有很多家长在泡奶的过程中就会用力摇晃,甚至甩动奶瓶,以求奶粉和水能混合均匀,殊不知,这种做法其实十分不靠谱。
奶粉中的蛋白质很容易起泡,稍微使劲摇晃就会产生很多起泡,喝下这样“富含”起泡的奶,宝宝会因此吸入过多的空气,吐奶、胀气也就会随之而来。
正确的泡奶方式应该是:用双手的手掌夹住奶瓶中上部,动作轻柔地来回滚搓奶瓶,直至奶粉充分溶解。如果不小心弄出许多气泡,则可以静置将奶瓶一会儿,等到气泡消下去再给宝宝食用。
04
用矿泉水给宝宝冲奶粉更健康?
自来水烧开就好!
很多家长认为“苦什么都不能苦孩子”,除了高端奶粉,还要用高端的矿泉水、果汁甚至米汤给宝宝冲泡奶粉。
然而,奶粉本就是将各种营养素按照严格的比例调配好的,用矿泉水来冲泡奶粉,不仅会破坏奶粉的矿物质比例,还可能会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不利于宝宝成长发育。
冲泡奶粉,只要使用烧开晾凉的自来水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