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的文化敏感期到了!
宝贝的小脑袋瓜里总有“淘气三千问”,爸妈常常给问倒了!
蒙台梭利说,文化敏感期时,“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
初识文化敏感期
定义
文化敏感期是孩子创造性思维萌芽,操作能力、自学能力形成的关键期。从自主敏感期始,孩子会迫切地想了解世界各领域的内容。
“文化敏感性”让尚处于无知阶段的孩子对于人类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自主展开探索,并将动力用于学习文化知识。
孩子在文化敏感期的具体表现,例如:对音乐的挚爱、对动植物的关怀、对天文地理的兴趣等方面。
年龄段
◆3~4岁
文化学习的萌芽时期。
特别喜欢问“为什么”。
问题往往没有目的性,不在意答案是什么。
◆4~6岁
孩子开始有针对性地就某一个领域提出自己的设想。
对艺术、文字、科学和算数有很强的求知欲。
日臻成熟的观察能力,对周遭环境敏感。
创造性的思维得到很好地发散。
逐步形成的自学能力
阅读水平和综合知识能力大幅提升。
◆6~9岁
6~9岁正是孩子的文化敏感期
开始进入到对社会产物的探索和认知
想方设法地去探究关于自然的奥秘
热衷自己寻找答案。
被破坏的文化敏感期
宝贝:“我想学滑冰、水粉画也不错……”
父母:“别整些没用的,学那些哪有时间看书做题?”
分析:
功利地认为兴趣班对孩子的升学毫无用处,打压了宝贝对学校课程以外事物的热爱。
有的孩子喜欢探索人体结构,有的孩子喜欢收集标本,有的孩子乐忠于研究机械构造……父母却不以为然,有时横加干涉。
分析:
限制孩子对世界的探索,硬性规定哪些文化知识是需要探究的,哪些是不需要探究的,不能满足孩子对文化汲取的需要。
填鸭式地、逼迫式地让孩子背古诗、背单词、读写,要求孩子掌握超出当下认知能力的文化知识。
分析:
着急的做法,严重破坏了文化敏感期,还会让孩子对文化知识有了排斥心理。
成人这样的做法会破坏孩子的文化敏感期,孩子对文化知识出现畏难和排斥心理,不再对文化表现出来自生命内部的强烈兴趣。
父母须知
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十万个为什么”,你可能常常遇到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的情况。没关系,和孩子一起翻阅资料或上网寻找答案,都能给孩子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孩子落后的成绩并不是永远的,允许他们暂时落后,调适好心态,才能迎接下一次的考试。及时交流学习心得,了解每一科的学习状况,跟进辅导当日的学习任务。
对于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回家还有来自父母的额外的课业要求,会让孩子厌倦学习。应该保证如果孩子认真完成了学校的作业,就可以自由玩耍,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为了获得自由玩耍的机会而认真完成作业。
文化敏感期被保护得好的孩子,对文化渴求的欲望就被保护了下来。这些孩子进入小学后,自然会有学习的自主意识和学习兴趣。
文化敏感期到了,如何积极应对?
►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了解科学、历史文化知识,给孩子看一些儿童科普书籍、趣味科普纪录片。
►培养天文、地理知识,可以从孩子熟悉的地球开始,介绍构造和运转方式等,进而学习其他天文知识等等。
►对孩子的提问,多从科学的角度进行逻辑性的讲解。还可以用实物(水果、积木等)进行模拟,培养宝贝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玩具、游戏素材,如积木、小家具、小飞机、小汽车,培养构造玩具的能力。通过捏橡皮泥、玩沙等培养制做模型的能力。
►当孩子大一些,提供安全、适当的科学环境,教他们做简单的科学实验,发展科学和技能和兴趣。
►培养思维独创性,鼓励孩子提出问题,鼓励孩子新颖、独特、哪怕不靠谱的创造性设想。为孩子创造宽松自由的氛围。
►鼓励孩子独立自主,鼓励孩子开创性地解决问题。
►创设音乐与图画的环境,爸妈为其创设场景、提供工具。比如,挂白纸板、多备些颜料彩笔等。
►创设健康的家庭舆论环境。正确且积极的家庭舆论,能推动孩子积极向上、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