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本关于城市社区的社会学人类学经典著作
1、《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
作者:威廉·富特·怀特
城市社区研究的经典,缩小版现实版的《教父》。
1936至1940年,怀特深入调研波士顿的意大利人贫民区科纳维尔,从“街角帮”群体分析美国底层社会的结构与逻辑。
在人类学意义上,《街角社会》第一次将研究对象拓展到城市内的“部落”(Tribe);在社会学意义上,它第一次将亚文化(Subculture)和少数群体作为独特的对象进行考察;在城市研究意义上,它第一次运用“参与式观察”的田野调查(Field work)方法。
2、《江村经济》
作者:费孝通
公认的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及其制度的调查研究代表作,从《江村经济》到《云南三村》及背后的“乡土中国”几乎成为费孝通的代名词。
1936年,27岁的费孝通偶然到江村(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今属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写成《江村经济》后,他26次回这个村庄,特别是1957年重访和1981年三访,对应着农村经济和费孝通个人命运的转折点。
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为该书英文版写序言,“中国社会学界已独立自发地组织起一场对文化变迁和应用人类学真正问题的学术上的攻关,这一攻关表达了我梦寐以求的愿望”,未来的人类学发展将以中国研究为起点,转向复杂社会、本土社会的研究。
费孝通90年代提出,文章要写出三个层次的秩序:生态秩序,由人与资源、人与土地的关系构成;社会秩序,由人与财富、人与分配的关系构成;心态秩序,由人与人的关系构成...
3、《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
作者:罗伯特·帕特南
关于美国公民社会兴衰的经典著作。
当初托克维尔描述的美国社区生活已经消失,那些喜欢扎堆、关注公共话题的美国人不见了。曾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哈佛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的罗伯特·帕特南用Bowling Alone一词来概括美国社会资本的流逝、公民参与的衰落的变化。
这本书涉及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等学科,也讨论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都热门的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发展、城市规划、社会资本投资、犯罪研究和弱势群体保护等命题。
帕特南还著有《让民主运转起来》、《我们的孩子》等。
4、《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作者:简·雅各布斯
建筑界、城市规划领域最著名的书之一。简·雅各布斯深刻影响了全世界城市规划的走向,也启发了人们对城市及其生活的重新认识。
纽约的城市面貌和活力,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围绕新城建设各方激烈斗争的结果。城市到底是谁的?规划应该把行人和市民放在首位,还是汽车和建筑?贫民窟、穷人怎么办?纪录片《公民简氏:城市保卫战》讲述了这个故事。
以简·雅各布斯为首的知识分子、社区保护主义者及时挺身而出,抗议市政当局的大规模拆迁计划。广大普通市民不希望纽约变成一个没有灵魂的钢筋水泥森林,妇女群体为孩子争取能自由快乐嬉戏的环境。
1958年,简·雅各布斯在《财富》杂志发表文章宣扬“熙熙攘攘的城市”的价值,后来改写为《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她还著有《城市经济学》、《分离主义的问题》、《城市与国家的财富》、《生存系统》等。
5、《城市的胜利》
作者:爱德华·格莱泽
关于城市是人类最伟大发明的赞歌,穿越世界各地样板城市的巡礼之旅。
哈佛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自小生长在曼哈顿,带领团队全球城市调研,展现城市的诸多价值及其为人类提供的福祉,剖析城市存在的问题、衰落的原因,阐述贫民窟的优势、摩天大楼的好处、消费城市的崛起、邻避主义的诅咒等议题。
他特写了“帝国之城”东京、“秩序之城”新加坡与哈博罗内、“智慧之城”波士顿与米兰、“消费之城”温哥华、“崛起之城”亚特兰大与班加罗尔,“最大的战役”印度和中国的绿色化。
贫民窟通常是城市胜利的一种标志:城市里充满了贫困人口,但城市并非贫困的根源,它只是利用美好的生活前景吸引来了贫困人口。
评价一座城市成功与否的依据不是它存在的贫困现象,而是它在帮助比较贫困的人口提升自己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方面所作出的成绩。
如果一座城市正在吸引着比较贫穷的人口持续地流入、帮助他们取得成功、目送他们离开,然后再吸引新的贫困移民,恰恰证明这座城市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机遇、公共服务和生活乐趣。
6、《裸城:原真性城市场所的死与生》
作者:莎伦·佐金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后续,纽约六个典型街区的变迁案例。
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社会学教授莎伦·佐金著有《阁楼生活》、《权力景观》、《城市文化》、《购买点》等,她考察简·雅各布斯的“城市生态”思想遗产,追溯此前努力保护的地方文化如何转变为新兴城市政治经济商品化的一部分。
《裸城》把“原真性”视为一种文化权力,讲述布鲁克林、哈莱姆、东村等纽约六个原生街区涉身城市规划改造与社区邻里文化的苏醒与抗争的故事:布鲁克林的后工业砂粒感,哈莱姆的黑色,东纽约和红钩的新移民拼凑,联合广场的工人阶级抗议,东村的波希米亚,每个街区都经历了自身不平坦的动荡与复兴。
旧城中村的经济基础正在逐渐消亡。受到税制和高速公路的吸引,以及从东部迁移至中西部的新兴消费者市场的诱惑,大多数重工业制造商迁移到了美国西海岸。
小型制造商则迁至城市郊区或农村地区,那里的土地售价较为合理,技术工人的工资与城市相比也相对较低,而且员工也更加倾向于服从管理。工厂老板和投资者也厌倦了应对市政府的官僚机构和政治机器、老旧的街道和建筑,以及交通拥堵等问题。
新兴产业从未考虑将工厂设在城市中,他们需要大规模的开放空间;他们形成了自己新的产业集群,有时位于机场或公路交汇处的交通运输枢纽附近,或是位于高校周边。
随着工作机会的消失与枯竭,贫民窟的白人、拉丁裔和非裔美国工人也丧失了谋生之道。
7、《布尔乔亚的恶梦:1870-1930年的美国城市郊区》
作者:罗伯特·M·福格尔森
关于美国的城市史和城市事务,也是一部“门禁社区”发展史。
美国城市郊区具有田园诗般的吸引力,舒适的住房,整齐的草坪,平静的街道,寄托了居民的梦想和恐惧。他们害怕邻居,害怕少数族裔和低收入群体,也害怕自己,害怕市场,更害怕改变。
城市史学家、MIT教授罗伯特·M·福格尔森通过对长期为人所忽视的城郊住宅小区限制性契约的研究,揭示了这些恐惧的根源。“我们开始是探索者、帝国建造者、朝圣者和难民,我们一直在迁徙,从那时到现在都在迁徙……”
福格尔森还著有《下城》,研究城市商务区的多年变化,快速交通系统、限高争论、分区规划、停车禁令、经济萧条、城市更新运动等一系列因素如何影响downtown。
8、《没有郊区的城市》
作者:戴维·鲁斯克
关于城市与郊区之间的关系,这本书其实应该叫“离不开郊区的城市”。
城市问题专家戴维·鲁斯克曾经做过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市的市长,现为独立的城市政策问题顾问,出版过多部有关城市与郊区问题的著作。他利用大量的数据分析了美国320个大都市地区522个中心城市从1950年到1990年的社会状况,论述了美国城市的经济发展、种族矛盾、公共管理政策等问题,值得中国借鉴。
他提出了一个理想化的概念“弹性城市”,即没有郊区的城市,在那里,社会平等、经济活跃、种族隔离指数低、公共管理机制统一……但美国关注的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内城问题,中国则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郊区问题,西方的城市治理逻辑并不适用于中国。
9、《布满贫民窟的星球》
作者:迈克·戴维斯
蔚蓝星球的阴暗地带,现代社会的畸形角落。
如果贫民窟不再是例外,而就是未来都市的图景呢?《布满贫民窟的星球》呈现了全球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正面临的绝望困境:城市重建把数百万贫民驱逐到边缘灰色地带,从开普敦到金萨沙,从卡萨布兰卡到北京,贫穷社区与我们相隔千里,或近在眼前。
知名社会评论家、城市理论家迈克·戴维斯著有《水晶之城:窥探洛杉矶的未来》、《恐惧的生态学》、《等在门口的妖怪》、《维多利亚晚期大屠杀》、《无生命城市》等。他将标志着现代社会噩梦的各地贫民窟进行了量化,提醒我们21世纪的大多数城市被污染和腐烂包围,贫民窟成几何级数增长绝非偶然,不是一个“拆”字就能划清界限,消除隐患。
冷静调研,强烈控诉,《布满贫民窟的星球》像20世纪初林肯·史蒂芬斯的作品,是这个时代的“城市的耻辱”。
10、《城中城:社会学家的街头发现》
作者:素德·文卡特斯
卧底式社会学调查,与黑帮老大混在一起的日子。
印度裔哥大教授文卡特斯在芝加哥大学读博士期间,对芝加哥的黑人及贫困社区做调查,偶遇帮派老大J.T.,“你不应该四处问人们这些愚蠢的问题,没人会回答的。你应该和我们混在一起,你应该去理解年轻人是怎么在街上讨生活的。”
他变身“流氓社会学家”,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街头生活”,与J.T.团队吃住在一起,周旋在黑帮、毒贩、军火贩子、牧师、警察、社工、居民等交织的地下社会网络,观察并体验黑人贫困社区的生存状态与运转机制——他甚至当了一天的黑帮老大,取得第一手资料,完成博士论文。
之后,文卡特斯怀着对贫民窟人们的内疚与感激离开了街头。他后来主要研究城市犯罪组织、毒品交易、卖淫等地下经济现象,还著有《暗箱操作:城市贫民的地下经济》、《漂浮之城:流氓社会学家的纽约地下经济观察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