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贝网,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

宝贝网→

宝贝网公众号
您的位置:首页 > 早教 > 智力开发 > 诗词大全 > 苏轼《水调歌头》全诗带拼音版 原文翻译及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全诗带拼音版 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1-09-19 08:44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阙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阙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

苏轼《水调歌头》全诗带拼音版 原文翻译及赏析

1、苏轼《水调歌头》全诗带拼音版

shuǐ diào gē tóu·míng yuè jǐ shí yǒu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sòng dài:sū shì

宋代:苏轼

bǐng chén zhōng qiū , huān yǐn dá dàn , dà zuì , zuò cǐ piān , jiān huái zǐ yóu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míng yuè jǐ shí yǒu ?bǎ jiǔ wèn qīng tiān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ú zhī tiān shàng gōng què ,jīn xī shì hé nián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wǒ yù chéng fēng guī qù ,yòu kǒng qióng lóu yù yǔ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gāo chù bú shēng hán 。qǐ wǔ nòng qīng yǐng ,hé sì zài rén jiān 。

高处不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zhuǎn zhū gé ,dī qǐ hù ,zhào wú mián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bú yīng yǒu hèn ,hé shì cháng xiàng bié shí yuán ?

不应有恨,何事向别时圆?

rén yǒu bēi huān lí hé ,yuè yǒu yīn qíng yuán quē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cǐ shì gǔ nán quán 。dàn yuàn rén cháng jiǔ ,qiān lǐ gòng chán juān 。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久,千里共婵娟。

特别提示:胜(旧读 shēng)能够承担或承受。

苏轼《水调歌头》全诗带拼音版 原文翻译及赏析

2、苏轼《水调歌头》全诗翻译

翻译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节,我畅饮美酒到天亮,喝得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苏辙。

明媚的月亮何时出现?我手持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夜是哪一年。我想要乘清风回到那里,又担心用美玉建成的宫殿,使我经受不住高处的寒冷。在月光下翩翩起舞,清朗的影子也随着舞动,哪里像在人间?

月亮转过朱红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失眠的我。月亮不该对人怀有怨恨,为什么总是在亲人别离时才圆?人有悲伤、高兴、离别、重逢,月亮有阴晴圆缺,这类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只希望人人长命百岁,虽相隔千里还能共赏皎洁的月光。

词句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 “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丙辰:指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

达旦:到天亮。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并称“三苏”。

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乘风:驾着风;凭借风力。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宫。

不胜(shèng):经不住,承受不了。胜:承担、承受。

弄清影:意思是诗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弄,玩弄,欣赏。

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一说何时。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 雕饰华丽的门窗。

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亮)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

但:只。

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共同,一起。婵娟,本意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形容月亮。

苏轼《水调歌头》全诗带拼音版 原文翻译及赏析

3、苏轼《水调歌头》全诗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中秋词,是文学史中的名篇。苏轼由朝廷外放到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政治上抑郁不得意,此时与胞弟苏辙分别已有七年而不得团聚,故对月抒怀,尽吐积怨。这首词的主旨在于抒发作者流放异地的惆怅情怀。词中用道家思想观照世界,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恶险恶的宦海风涛,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诗人用直接描绘的形象范畴,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的思想和往昔神话传说融会在—起,于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是一首自然与社会高度契合的佳作。

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关合人事,表现出自然社会契合的特点。

开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句,笔力奇崛,不谐尘俗。由于对现实不满,他的幻想使他飞进了美丽的.神话世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现了作者在“出世”与“入世”,即“退”与“进”、“隐”与“仕”抉择上的徘徊困惑。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苏轼诗文的美学观说:“苏轼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把月的神话传说中的“广寒宫”具象化。这里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也潜藏着作者对封建秩序的怀疑情绪,尽管词的上下衔转处曾经表达了自己顾影自怜、向往隐退之意,但苏轼诗文中有很多貌似“出世”的内容,实质都是“入世”思想的反映,本篇也是如此。

下阕融写实为写意,从景物写到情思,“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实写月光照人无眠,兼有月照不眠之人与月照愁人使人不能入睡两层意思。承“照无眠”而下,“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上是抱怨圆月照愁人,增添“月圆人不圆”的怅恨,实际上是借月而表达自己心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又转出—意,词没有从月亮着笔来写他和弟弟子由的离别之情,却说人之“悲欢离合”与月之“阴晴圆缺”自古就是这样。既知此理,便不应对圆月而对比联想到别离,产生无谓的惆怅。词由感情转入理智,化悲怨为旷达,“此事”指的是亲人团聚,“欢”“合”又正是月亮“晴”“圆”的幸福时刻。亲人间的欢聚既不能强求,当此中秋月圆,则只有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愿望来安慰自己,并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这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这在离别词里,独创一格。

词由对天问月开头,以对月祝愿作结。由问月而生升天之想,复又执著于人间世事:但人间依然烦恼丛生,故又责怪月之不解人意;最后在宇宙人生之理中获得解脱,以共赏明月作为心灵的慰藉。全词思贯天外,俯仰古今,意境阔大高远,展现出博大的胸襟,是苏词代表性篇章之一,极富浪漫色彩。在表现上,本词前半纵写时空,后半横叙现实,从演绎物理到阐释人生,是对魏晋六朝游仙诗的继承发展。同时,笔势曲折,层层转折,深刻揭示了进退两难的人生矛盾与徘徊迷惘的复杂心态。此词被推为中秋词中的绝唱,古人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八月十五日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熙宁九年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年—1063年)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爱宝贝网QQ交流群

782149782

欢迎各位妈妈加入交流!

宝宝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 官方微信→

    宝贝网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宝贝网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爱宝贝网 © 2018-2023 www.2baobei.com版权所有,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