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抔黄土,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póu huáng tǔ,意思是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出自《史记·张释之列传》。
1、一抔黄土的意思
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译文:西汉·司马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万一有愚蠢的人挖长陵一捧土,陛下用什么刑罚惩处他呢?”
2、一抔黄土的故事
张释之是历史上著名的法官。初涉官场时,任骑郎,相当于禁军军官,平时守卫皇宫,在骑郎任上整整干了10年,没有得到升迁,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事情。丞相袁盎(àng)知道张释之是可用之才,向皇帝推荐,张释之升任仆射(pú yè)谒(yè)者,级别、工资都有了相应的提高,不久,又升为公车令。
有一次,太子与梁王共乘一辆车入朝,行至司马门时,没有按规定下马步行,宫门卫士见是太子违反规定,都视而不见。张释之立即上前,加以制止,并立即向皇帝检举说。这件事惊动了皇太后。皇太后下特旨,赦免皇太子的罪行。张释之奉旨,才允许太子及梁王入宫。
这件事使汉文帝很震动,觉得张释之确实不是平庸之辈,立即下旨将张释之升任中大夫,当年又被任命为九卿之一的廷尉,主管全国的司法工作,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院长。
有一次,汉文帝出巡,车驾经过渭桥时,突然有个人从桥下走出来,惊了文帝御驾的马,文帝险些被摔下,十分恼火,就命人拘捕了此人,交给廷尉查办。张释之审讯后,依法判定为“冒犯车驾,罚金四两” ,上奏朝廷。
汉文帝很生气,认为判决过轻。张释之就解释说:“法律是天子和百姓应该共同遵守的,不应偏私。法有定规,如果加重处罚,如何取信于民。廷尉是天下公正执法的带头人,如果廷尉不公正,地方也会不公,百姓就会慌恐不安 ! ”汉文帝思考了很久才说:“你做的是对的”。
不久,又有人偷窃了汉高祖庙里的玉环,被卫士抓获,汉文帝十分恼怒,责令廷尉张释之严惩盗犯。张释之依照相关法律,奏请文帝判处斩首。汉文帝大怒,认为应当诛其九族。张释之据法以争,说:“依照法律,这样处罚已经足够了。现在他偷盗祖庙的器物就要处以灭族之罪,万一有愚蠢的人挖长陵一捧土,陛下用什么刑罚惩处他呢?”汉文帝和薄太后商议良久,批准了张释之的判决。
中尉条侯周亚夫和梁相山都侯王恬开看到张释之议论公正,甚为赞叹,就同他结为亲密朋友。张释之由此受到天下人的称颂。
3、一抔黄土例句
人们世代交替,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抔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纵然你是一代天骄,坐拥天下,到头来不过化作一抔黄土;纵然你是绝代佳人,艳冠群芳,到头来不过是一具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