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舞之鹤,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wǔ zhī hè,意思是不舞蹈的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出自《世说新语·排调》。
1、不舞之鹤的意思
舞:舞蹈。意思是不舞蹈的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
近义词: 无能之辈
反义词:栋梁之材
2、不舞之鹤的故事
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刘义庆撰写了一本文人志士小说集《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其内容主要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人学士的言行和轶事故事。
其中《世说新语·排调》记载了许多有关嘲笑、戏弄、讽刺、开玩笑之类的小故事,从里面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在交往中讲究机智和善于应付,应对的人要审时度势,言简意赅,大方得体,击中要害,而又无懈可击等等,这也是魏晋风度的重要内容。
在《世说新语·排调》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西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羊祜,非常喜欢鹤,于是在家里养了一只鹤。这只鹤在吃饱喝足后会尽情的狂舞,因此羊祜就会向客人经常夸奖,说他的鹤是如何如何有灵性,所以客人好奇,就去观看,然而这只鹤因为有生人在场,怎么也不起舞,这让客人大失所望,说这是一只不会跳舞的鹤。
因此,后人根据这段故事提炼出词语“羊公鹤”和成语“不舞之鹤”来比喻名不副实的人。
3、不舞之鹤造句
虽然他在公司受上司重用,但大家都认为他是不舞之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