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集思广益”的意思是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该成语构词方式是联合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状语。
1、集思广益的意思
意思是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也指做事情不固执己见,善于听取大家的意见。
近义词:广开言路、群策群力
2、集思广益的故事
三国时期,有个官吏叫杨颙(yóng),字子昭 ,荆州襄阳(今湖北襄樊) 人。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伐吴失败后,刘备将国家大事托付于诸葛亮。诸葛亮为履行对先主的承诺,殚精竭虑,全心全意辅佐后主刘禅,勤勉谨慎,事必躬亲,任劳任怨。
当时,杨颙在丞相府担任主簿,他看到诸葛亮时常亲自考核文书簿册,觉得他太辛苦,就直接劝说诸葛亮:“治理国家要有分别,上级官员和下级官员的职责不能相互混淆。”随后并列举一些例子,来规劝诸葛亮不必越俎代庖,自校簿书,整日劳累,以致“上下相侵”。
诸葛亮对杨颙的劝告和关心非常感激。杨颙去世后,诸葛亮十分悲痛,连续流泪三天。
后来为鼓励大家参与政事,集中群众智慧,诸葛亮写下《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yuàn)属》这篇古文。他在文中写道:“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意思是“在政府里参与政事的人,必须踊跃提出意见,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成语“集思广益”就是从开头的“集众思、广忠益”引申而来。意思是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在这篇文言文中,我们不仅看到诸葛亮虚心听取下属意见,鼓励下属畅所欲言,在争论中获得正确意见,以规避犯下过错。同时诸葛亮以诚挚的态度,虚怀若谷的胸怀,积极倡导“集思广益”。在今天,诸葛亮这种优秀的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3、集思广益造句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他们勤学好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