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妈妈奶量的多少和哺乳的次数、移出奶量的多少有关。也就是说,奶水是娃吃出来的而不是妈妈吃出来的,孩子吸奶吸得多,妈妈的奶量自然会多点。所以真正靠谱的下奶方式,只有一个:科学喂养。
1、泌乳I期
泌乳I期是从孕16周到产后48小时左右,受孕激素、泌乳素、胎盘催乳素、甲状腺素等多种激素影响下,乳房开始分泌乳汁,在这个期间分泌的乳汁为初乳。
产后半小时内,可以开始三早: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此时的初乳足够满足婴儿所需,哺乳可以帮助婴儿更好地适应宫外生活,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等。
对于母婴分离的妈妈,这时候也要开始用手挤奶挤出初乳,2-3小时挤一次,一般建议每侧不超过15-20分钟。
2、泌乳Ⅱ期
从产后30至72个小时开始,至产后8天左右,乳汁分泌开始增加,进入泌乳Ⅱ期。
这时乳房有充盈涨满的“下奶”的感觉,如果出现这种“生理性涨奶”,可以用包菜叶或冷毛巾冷敷,减轻涨痛感,注意一定不要用滚烫的毛巾热敷,会加重涨奶与涨痛。
泌乳Ⅱ期要按照婴儿的需求哺乳,每天至少给婴儿哺乳8-12次,绝大部分母亲都有充足的乳汁满足婴儿的生长发育所需。
3、泌乳Ⅲ期
大概从宝宝出生后第9天开始,乳汁产生和供应从内分泌控制转为自分泌控制,这是乳汁分泌的成熟阶段,也就是泌乳Ⅲ期。
这时候当婴儿吮吸(或吸奶器)轻柔的挤压刺激乳头时,这种感觉通过神经传达至大脑,引起垂体分泌催乳素和催产素。
催乳素制造乳汁,催产素收缩腺泡表面的肌上皮细胞,将乳腺泡中的乳汁压向乳导管,乳汁就会像喷泉一样喷出,催乳素、催产素的持续释放,循环往复,不断产生新鲜的乳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