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贝网,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

宝贝网→

宝贝网公众号
您的位置:首页 > 育儿 > 3-6岁 > 学龄前教育 > 幼小衔接怎么做

幼小衔接怎么做

2021-10-19 11:14学龄前教育
关键字: 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怎么做 一、玩中培养幼小衔接能力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生来就是活泼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就是生命,生…

幼小衔接怎么做

幼小衔接怎么做

一、玩中培养幼小衔接能力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生来就是活泼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就是生命,生命就是游戏。”

“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独特的学习方式。作为家长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的学习能力,养成社会交往合作能力,养成充满好奇、敢于尝试的科学探索能力,养成乐于想象和大胆表现的创造能力。这五种能力是孩子们的基础力、生长力,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关键能力。用一个时髦的词来说,就是孩子的核心素养。我们就是要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体验中来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

“玩”是方式,“育人”是目的。我们希望家长要懂得尊重、接纳、欣赏和鼓励孩子,这样才能培养出健康而自信的孩子;我们希望家长要了解幼儿的学习是一个整体,学习品质与学习能力的培养比知识的累积更重要;我们希望家长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探索发现,让孩子在“玩中学”、“做中学”、“生活中学”,培养鲜活而丰富的生命,具备适应小学的能力。

二、幼小衔接三“忌”

1.幼小衔接 “忌急”

到了小学,孩子将进入到人生的一个新的阶段,要从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的直接经验逐步过渡到书本学习、间接经验的正规学校阶段,但这样的过渡不能太急,拔苗助长产生的早熟的果实并不甜美,这些道理我们家长都懂。因此,家长“忌”急功近利的灌输知识,“要”引导孩子多关注习惯、技能、交往、心理、思维等小学阶段全面的素质准备,这也是幼小衔接的精髓所在。

2. 幼小衔接“忌多”

幼儿园“小学化”让孩子上学前就积累了拼音、写字、算术等大量知识,上学后这些知识将要重新学习,全面覆盖。造成了一入学就厌学,天天吃剩饭,毫无营养。而自控力、好奇心、专注力、责任感、勇气和自信心等孩子需要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被大量枯燥的知识学习时间所占用。如果我们去看一看小学的语文、数学,会发现其中很多学习需要生活经验。相当多的小学生不会做题,不是因为不识字、不会运算,而是因为生活经验不丰富,读不懂这个题、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果家长能遵循孩子学习、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就不会出现网络上家长辅导孩子作业而自己崩溃的现象。因为读不懂、听不懂,意味着孩子缺乏相应的感受、体验,他们的理性缺乏感性的基础。

3.幼小衔接“忌快”

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学习任务。要想人为的提前完成,往往是“欲速则不达”。科学的幼小衔接应该通过“浸润”与“渐进”的方式,按部就班、规范过渡。

心理学界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即心理学家格赛尔的双胞胎爬梯实验。实验中,双胞胎中的一个,在他出生48周起,每天做十分钟的爬梯训练,连续六周,到52周时,他能熟练地爬5级楼梯。在此期间,双胞胎中的另一个不做训练,而是到他53周时才开始练习爬楼梯,结果,两周后他也能爬到楼梯的顶端。这一实验说明了孩子发展是有其内在“时间表”的,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

在安阳市知名园长、校长谈“幼小衔接”的微视频系列展播中,几位园长用“竹子生长”“吃苹果”“小牛拉大车”等形象的比喻,也是阐明了遵循规律的道理。

三、幼小衔接五“多”

1.多陪伴成长

新教育改革提出一个主张: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基调就是陪伴。父母再忙也应该想办法陪孩子,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吃饭,在一起说话,在一起亲子活动,交流和学习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研究表明,孩子的词汇量和父母在家庭交流有直接相关。父母喜欢谈论政治,孩子可能今后会对政治感兴趣;父母喜欢读书,孩子可能今后喜欢阅读;父母总是抱怨,孩子可能就有了抱怨的情绪。

在孩子刚入小学的时候,父母每天要拿出时间和精力和孩子来谈论小学的生活,然后给予相应指导,对孩子的收获以及困难要认真地去倾听,去共情,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很多父母特别关注老师给孩子的评价,关注学习成绩,而疏于和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家长的陪伴不只是陪着孩子学习,实际上,陪伴更重要的是逐渐帮助孩子建立起他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信心。

2.多习惯养成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就是要养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不断地自主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的习惯。幼儿园每个月让孩子做一件事,培养好习惯。比如,小班新生这个月学会吃饭。吃饭里面有很多习惯要培养,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一手扶碗一手拿勺;一口饭一口菜,细嚼慢咽;自己取放餐具,轻拿轻放;进餐时保持安静,不挑食等等。不仅仅是礼仪还有很多和习惯相关的东西。习惯的培养,不是照着一个方法,也不是一朝一夕,一下子就要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因为每一个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需要父母花心思耐心陪伴。

3.多培养阅读

阅读是让孩子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阅读的种子是在家庭里播下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从家庭开始的。最初的阅读是亲子共读,是父母读给孩子听,因为孩子不认字,阅读更多的是从图画入手。孩子最初是通过图画认识这个世界的。图书不仅有价值熏陶的作用,还有治愈的作用,孩子要解决什么问题,都有相应的图书,看了之后比说一万句教训的话都有用。在书中他们懂得了“办法总比困难多”。最重要的是,儿童时期一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今后会主动找书读书。

4.多注重品质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什么能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认多少字、做多少数学题、读多少唐诗吗?不是。幼儿表现出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学习品质,也正是中小学生正在倡导的核心素养。学习品质不是儿童要学习的知识、技能本身,而是儿童面对这些知识技能时,即学习这些知识技能时的态度、倾向。比如:一位听力非常好又特别爱说的孩子,课堂上她不会专注地听老师讲、听同伴说,我们说这个孩子有相应的知识能力但却没有良好的倾听品质;一位力气小、动作不协调的孩子,却常常喜欢帮妈妈搬椅子、扫地、倒垃圾,我们说这个孩子知识技能不强,却有相应的积极主动、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知识技能没有获得可以日后逐渐获得,而学习品质一旦受到伤害就很难弥补。这要求家长朋友们,不要单纯追求知识技能,一定要在入学准备的过程中,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态度、习惯、倾向。

5.多增加信心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因为孩子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特点,包括教师的要求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对于孩子们来讲,这一阶段的挑战一点也不轻松。我们幼儿园带领幼儿参观小学后,组织了一项主题谈话活动,“谈谈你对上小学的想法、期盼和如何当好一名小学生”。结果发现特别有趣,我们来听听孩子们的回答:

“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我很幸福,我上小学了就可以学很多知识,很高兴!”

“我很喜欢上小学,因为可以打篮球、可以升国旗、可以学到在幼儿园学不到的知识、上小学可以做科学小实验、因为小学的图书馆可以看更多的书,我会看懂很多书。”

“老师带我们去参观小学了,我要像学校里哥哥姐姐那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个三好学生。”

“我上了小学要上课坐好,认真听老师讲课,认真写作业,贴得满墙都是奖状。”

“我想上了小学,给好朋友好好相处,不打架,上课认真学习,放学了跟好朋友开开心心地一起回家。”

从孩子们的谈话中,我们感受到孩子们对上小学充满了信心,他们觉得小学生活是一个新的开始,充满了期盼。即使环境不同,教师不同,学习方式不同,但是孩子们能适应,很有信心。而缺乏信心的却是他们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担心他们知识学的少,到小学学习跟不上。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身上有很多非常宝贵的品质,孩子们是永远活在当下的。恰恰是家长有很多的焦虑和担心,所以家长们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也要对幼儿园的教育有信心,我们的幼儿园花了三年的时间,一直在为孩子做入学准备,更是为孩子的后继学习与终身发展积淀能量。

爱宝贝网QQ交流群

782149782

欢迎各位妈妈加入交流!

宝宝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 官方微信→

    宝贝网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宝贝网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爱宝贝网 © 2018-2022 www.2baobei.com版权所有,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