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到来,“小神兽”们解锁了欢乐的假期生活。对孩子来讲,是一件高兴的事,但家长们却多少还是有些小焦虑的。因为在假期里,孩子很容易生出一些坏习惯,这着实令父母头痛。与其等假期过后再费老大的劲儿纠正,倒不如现在就防患于未然。
01
整天睡懒觉
春节期间天气寒冷,尤其是受最近寒潮的影响,全国都开启了速冻模式。被窝里的温暖让人留恋,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恰逢假期,孩子偶尔睡睡懒觉自然没有什么,但如果天天如此,睡到中午才起床,就会完全打乱孩子正常的作息习惯。长期下去,等到幼儿园开学时,孩子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很难适应上学的时间。因此,将睡懒觉列在假期坏习惯之首,主要在于它昭示着假期坏习惯的最大根源,那就是“失范,就是没了规矩”。
☑ 对策: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可以不完全按照平时的规矩来,稍稍放松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规矩,而是要有寒假的“规矩”。比如睡懒觉这件事,重要的不是几点起床,而是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起床,而不是任由他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
02
“狂吃”零食
春节里自然少不了各种好吃的啦。鸡鸭鱼肉、饮料零食……小朋友们在大饱口福的同时,家长也容易受节日氛围的影响纵容孩子摄入过多不营养的小零食。
不仅影响孩子的健康,而且吃多了零食,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不好好吃正餐了,有的父母在这时候会生气,于是饭桌就变成了“战场”。
☑ 对策:跟睡懒觉的问题一样,当然可以让孩子吃一点零食,这也是生活乐趣,但最好能事先商议好一个比较合理的饮食方案,比如每天可以吃一点什么东西、吃多少,别人给零食时怎么处理,等等。
03
“沉迷”电视和网络
寒假,是孩子的使用电子产品最久的时候,平时上学没时间玩和看的东西,放假了,终于可以恶补一下和电视、手机之间的“感情”了。如果家长对此不加以约束,后果很严重。不仅损害孩子的视力,而且对孩子想象力和思考能力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 对策:当下的时代里,想要孩子的童年里想摆脱电视或手机的影响是不大可能,在这方面,建议家长合理地安排和计划!不能依惯孩子致使其沉迷。
所以如果家长有条件陪伴孩子看电视,不如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帮助孩子把课外生活放在更加丰富多彩和有意义的事情上。
如果希望通过看电视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和视野,不如和他一起读书看报,一起去博物馆展览馆,一起去自然界观察和探索。
04
宅家不运动
如果有电视看着,有零食吃着,有玩具玩着,孩子自然减少户外活动的兴趣。有些家长担忧孩子的户外安全问题,或者怕孩子冻着了,外面天气稍微冷点就不许孩子外出了。最终,各种因素促使了“宅”在家的坏习惯。
☑ 对策:父母有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户外空旷的公园等地逛逛,或者安排一些体育锻炼,鼓励他跟小区里同年龄的孩子一起玩。
在疫情低风险地区,坚持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尽量做到幼儿每天3小时以上户外运动。即使居家隔离,也要通过阳台、窗边、庭院等尽量多接触阳光。
05
变身“两面派”
说到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保姆带孩子的情况,可能会过分溺爱,一方面助长了孩子的一些坏毛病,另一方面,如果父母和这些看护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看法、做法不一致,小孩子可是很会察言观色的,容易变成小小“两面派”。事实上这种不一致会给孩子造成混乱的感觉,对他的心理和人格成长很不利。
☑ 对策: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做父母的首先要拿稳主意,然后尽量和其他看护人沟通,保持一致性。每天晚上不妨趁着一起吃饭或饭后活动的时间,开一个小小的家庭会议。
把孩子在这一天里的表现说一说,大家评议评议,不带批评色彩,更不是开“批斗大会”,只是把事情都拿出来让大家知道,让一切都变得公开、透明。当然,着重表扬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是很重要的。
06
化身“人来疯”
有的家长会发现,当孩子自己在家的时候好好的,一旦带出去,或者有亲戚朋友来家里玩,到了人多的场合,就变得任性起来。要不然就是大喊大叫的,或者对人不太有礼貌,或者打断别人的谈话或就表现得很“拗”,一定要这样、那样的,不然就撒娇、耍赖、发脾气,让气氛变得很是尴尬。
再或者有很强的表现欲,什么事情都要“我来、我来!”尤其是在有其他小朋友的场合,一定要大家都注意他、说他最好。
☑ 对策:当孩子经常出现“人来疯”的现象,家长应对的重点是,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会获得关注和得到赞许。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注意,才会感到自己被父母重视。而当孩子不能从好的行为引起父母的注意时,便会用不恰当的行为来达到目的。
因此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关键还在平时。正确地鼓励孩子。正确鼓励孩子的方法是鼓励孩子行为的过程,鼓励孩子相比自己之前的行为获得的进步。关注孩子行为的内容,对孩子做的事情进行具体评价。
小编的话
总之,寒假这个小假期,孩子们要劳逸结合,同时也要避免养成不良的习惯。家长和孩子都可以过个健康愉快的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