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贝网,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

宝贝网→

宝贝网公众号
您的位置: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育 > 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9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9篇)

2021-11-08 20:20教案
1、大班数学活动:学习7的加法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9篇)

1、大班数学活动:学习7的加法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城堡图一副(分为三层,每一层分别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图,用纸覆盖)、水果单一张。

2、学具:城堡图人手一份、水果单人手一张。

活动重点:看图学习7的加法

活动难点: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复习7的组成

师:城堡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他的国家玩,你们愿意吗?那让我们快点乘上7次列车(出示数字7)出发吧。

师: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你的火车X 点开?

幼: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我的火车X(6)点开。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图学习7的加法

1、师:看,城堡王国已经到了,国王说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许多的问题

想考考我们小朋友,那我们就先去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吗?

2、师:我们先登上城堡的一楼,原来这层楼上有三幅图,谁愿意来讲讲呀?

国王想考我们的是看了这三幅图谁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来后就可以上二楼、三楼。

3、幼儿操作

师:那我们每人都去一个城堡回答问题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楼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楼三楼。别忘了把你的答案写的清楚一点。

4、总结:

师: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用三句话表达三幅图)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

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师:象1 6=7、6 1=7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 6=7马上就想到6 1=7,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 5=7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

三、内化迁移——游戏:买水果

1、师:城堡国的国王夸我们都很聪明,送了我们每人一张水果券(出示水果券),我们先来看看水果的价钱。

2、国王又想考我们了,他说,7元钱只买两样水果,你会买什么?为什么?还可以买哪两样?

3、  幼儿操作

4、讲评:你有几种方法?买的是什么?

5、师:如果7元钱买三样水果呢?

四、结束:

6、好我们一起去水果店选购吧。(结束)

二、大班数学活动 :区分左右

一活动目标

1乐于观察和比较,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基础上,学会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3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二活动准备

木偶,图示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幼儿复习以自我为中心区分左右

师: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游戏,当我说左手你们就伸出你们的左手,当我说右耳朵的时候你们就用手指着你们的右耳朵

(二)幼儿初步了解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出示木偶(背对着幼儿)幼儿判断其左右是什么

师:这是一排木偶,这里有小狗,小兔子,小乌龟……

师这是小狗,它的左边是什么?

2出示木偶(正对着幼儿)幼儿判断其左右是什么

师:现在小朋友来看下小狗的左边是什么呀

3幼儿认识到正对着他们的事物的左右和他们是相反的

师:当失误和我们是面对面的,它的左边就是我们的右边

(三)通过游戏,幼儿进一步认识到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教师出示图示,幼儿观察并判断

师:这是一幅有很多事物的图,他们和我们是面对面的.所以他们的左右和我们的是相反的

2几个幼儿排成一排,与他们面对面的其他幼儿判断其左右的幼儿是谁

三、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排序(即序列)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很有兴趣地或按颜色或按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拼搭玩具等。为了引导幼儿将这些经验加以统合整理,使幼儿对物体按规律排列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多元的排序材料,引导孩子自己动手给材料排队,学习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学习自由排序,让幼儿在自由的探索活动中,尝试和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并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2、  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3、  了解排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学习将排序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活动准备:

排序材料:积木、几何图形、吸管、数字卡、玩具等等。

日常用品:有关排序图案的衣服、杯子、帽子、项链、毛巾、建筑物等等。

活动过程:

一、玩“给物品娃娃排队”的游戏,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想象来自由探索,尝试不同的排序方法。

1、  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物品娃娃,并请幼儿给物品娃娃玩排队的游戏。

2、  幼儿自己选择物品娃娃进行排队,自由探索排序的方法。

二、交流排序结果,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方法。

1、  提出问题:你是怎样跟物品娃娃排队的?

2、  根据幼儿的操作结果,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

教师小结:排序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按物品的大小、形状、颜色、数量、长短等特征来排队,排序的规律也有很多,如:ABAB、A A 、ABCABC…………

三、引导幼儿再次尝试,探索用同一材料创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1、  教师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提出如下问题:除了上面这些排法,还有其它不同的排法吗?谁想到了?除了横着排,还可以怎样排?

2、  幼儿自己选择物品,探索同一材料创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3、  教师巡回观察,鼓励幼儿排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

4、  交流探索结果

教师小结:原来同一种的物品可以按不同的规律排出很多不同的排法。

四、谈谈排序跟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地方会运用到排序的方法?(如:舞蹈的动作编排、昼夜的更替、服装的装饰……)

五、延伸活动:装饰服装。

四、大班数学活动  有趣的纸盒

活动目标:

1、  通过玩玩、做做纸盒,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知觉。

2、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幼儿每人从家中带来纸盒。

2、  制作纸盒的各种材料:废旧纸盒、挂历纸、水彩笔、剪刀、夹子、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  让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纸盒,进一步感知立方体。

1、小朋友今天从家中带来了不同的纸盒,请你仔细看一看,你的纸盒是什么形状的?(是个长方体)

2、长方体有几个面?(6个面)请你把这6个面找出来并标上数字。

3、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长方体由6个面围合而成,有的长方体有的面是正方形,有的面是长方形,有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

二、  拆一拆纸盒,初步感知立体与平面之间的关系

1、  拆纸盒

请小朋友把纸盒拆开来看一看,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呢?

(让幼儿从容易粘合处开始拆)

2、  纸盒还原,反复感知并讨论平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改变关系。

谁会把手中的图形变回原来的样子?

重复还原几次。

平面的纸为什么会变成纸盒?

3、  引导幼儿发现并了解没有标数字的面(粘合面)的作用。

观察拆开的平面图形:大家找一找,刚才我们小朋友写的数字都在哪里?除了有数字的面外,你还发现了什么秘密吗?这些没有标数字的面刚才躲在哪里?它们有什么用?(重叠、粘贴、封口)

三、  讨论如何制作纸盒。

小朋友想自己来制作纸盒吗?那我们该怎么来做纸盒呢?大家先讨论一下。

1、幼儿自由讨论制作的方法。

2、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制作的方法。

3、幼儿制作纸盒。进一步感知平面与立体的关系。

五、大班数大学活动:认识“>”和 “<”

设计思路:  

对中班幼儿来说,“>”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他们记住开口的方向,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活动意在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有一个开口,长得也差不多,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二、表演游戏:学做“>”“<”请2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一幼儿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6大于4“4小于6。”

六、大班数学活动:复习单数和双数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多维度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稻田背景图一张,木珠做成的虫子一条,刀笔一只,记录卡一张,练习卡片若干。

学具:木珠做成的虫子若干,记录卡人手一份,刀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老师扮演蜻蜓妈妈,幼儿扮演蜻蜓宝宝

师:我是蜻蜓妈妈,你们都是我的蜻蜓宝宝,现在我要带你们去稻田捉害虫,好吗?来,出发啦!(小蜻蜓音乐起,幼儿学教师做小蜻蜓飞的动作。)

教师带领幼儿进场后转一圈坐在位置上。

2.无意间发现虫子。

师:(出示稻田图)呀,这块稻田真漂亮,黄灿灿的稻子长的多好呀!

师:咦!这边的稻子怎么怎样乱?(有虫子)

师: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怎么了,(出示隐藏在稻田里的害虫)原来是虫子在捣乱。

3、认识虫子。

师:这条虫子长的怎么样?(长长的、有一个个圆圈、一节一节的……)

师:这条虫子一节一节的,有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我们就叫它“六节虫”。(教师出示数字“6”贴在黑板上) <BR><P></P>师:“六节虫”很厉害,大家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来对付他们好呢?

幼儿讨论回答。

老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得办法真多,现在妈妈就来教你们怎样消灭“六节虫”。

4、学习捕虫本领。

师:(教师拿出灭虫武器——刀)这是消灭“六节虫”的专用武器,看我的。(教师用刀将虫子一分为二)

师:我的刀砍在虫子的那里?把虫子分成了几段?(两段)左边有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右边有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边讲边出示数字)

师:这是我捉到的第一条“六节虫”,现在我它把分成的两段数字记录下来,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我捉了一条虫子。

师:“六节虫”被我的刀砍在第一节分成两段死掉了,还可以砍在虫子的那里,虫子也会变成两段死掉呢?

师小结:看来只要把“六节虫”砍成两段它就会死掉。小朋友要把每次捉到的虫子怎么砍的记录下来,看谁砍的方法最多。

5、尝试捉“六节虫”

师:在后面的稻田里还有许多的“六节虫”,能干的蜻蜓宝宝跟着妈妈一起去捉害虫吧!

幼儿自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师:宝宝们,回家啦!(组织幼儿坐回原来位置)

6、交流捉虫经验

师:宝宝们,你们都捉到虫子了吗?谁来告诉我,你是怎样捉到的?

提问:(1)你砍在第几节?(2)分成了几和几?(3)6可以分成几和几?幼儿讲述教师演示,教师相应摆出“6”的分解式,重复的去掉。找出记录方法——有序排列。

教师小结:6有5种分法,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

7、游戏《给蜻蜓宝宝送虫子》

师:我收到昆虫医院的一封信,说有许多的蜻蜓宝宝生病了,正在住院,想请你们给生病的蜻蜓宝宝准备晚餐。你们愿意吗?

(1)一只蜻蜓宝宝一天只能吃6只虫子,早上已经吃了2只,晚餐还要吃几只虫子?6可以分成2和几?

8、结束

师:宝宝们今天学到了新本领真能干,现在我们飞回去,休息一会儿吧!

七、大班数学活动:月历宝宝

一.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思维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指导幼儿粗浅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精神和各种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通过指导幼儿初步感知时间这个概念,发展幼儿的“时间感”。建立幼儿的时间观念,是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逐步形成的。

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幼儿识字较多,知道了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概念,知道了一星期的形成。为此,我在活动设计中,将“年月日”融入故事中,使数字和故事巧妙结合,使原本抽象、复杂的概念变得具体、简明、易于理解,为幼儿主动探究学习留下余地。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活动重点: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动难点:大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顶小月又是哪个月?

三.活动准备

1.大字卡“年、月、日、1、4、7、12、31、30、28、365”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05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数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年、月、日)数字卡(12、30、31、28、365)幼儿人手一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日历。

四.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并提问有几座房子?大的有几座?小的有几座?

2.出示数字卡(12、30、31、365、28),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设疑:为什么老师把有的房子画得大,有的画得小呢?

请小朋友把自己椅子下的小本子拿起来,分别认这些字。再把小本子藏好。

3.讲述故事,回答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4.引导 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探究回答问题:很久以前的这个妈妈的名字叫什么(年)?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日)?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12座)?这些房子的名字叫什么(月)?大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1、3、5、7、8、10、12)?小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4、6、9、11)?大月有多少日(31天)?小月有多少日(30天)?顶小的月是几个(1个)?有多少日(28天)?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365)?(用不同的数数法了解)。

5. 猜谜。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了解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6.引导幼儿观察展品是哪一年的,台历、挂历、日历的区别在哪里,你会用吗?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学习查看日历的方法。

2.组织幼儿观察闰年挂历,引导他们发现二月,从而了解到了“特殊”一年就会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八、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

活动目标:

1、学习自然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

3、同伴之间能相互合作,大胆的交流。

活动准备:

测量工具(各种长棍、尺、绳子、纸盒等)、笔、记录纸、黑板、摸箱、标记

活动过程:

1、导入:将幼儿分成五组,进行跑步比赛。

师:你们知道刚才跑了有多远?有什么办法知道呢?(量一量)

2、提出测量要求:这里有许多材料,每组商量一下选一种材料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工具和结果记录下来交给老师。

3、幼儿第一次尝试测量,教师观察幼儿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并指导幼儿与同伴合作。

4、请测量方法正误的两组幼儿分别演示,师生讨论哪种方法测出的结果更精确。老师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第一次测量的结束处是第二次测量的开始,依次接着量)。

如幼儿测量的都正确,也请一位幼儿示范,教师加以解释。

5、请幼儿反思刚才本组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进行第二次测量验证第一次的测量结果。

6、请每组推选一位幼儿介绍本组的测量结果。

7、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思考: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因为用的量具不同,有的长、有的短,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

8、游戏:找宝藏。第三次尝试测量。

幼儿从摸箱里摸出一张画有宝藏地点的标记图,根据图进行测量,找到宝藏。

9、结束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各种工具进行测量,还知道了测量的结果和量具的大小、长短有关。除了今天用的量具外,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来测量呢?小朋友回去后找一找、试一试好吗?

九、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二等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在操作过程中将一个物体等份成两份,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鼓励幼儿用(目测、计量、数数、折叠)等多种方法大胆去尝试、探索二等份的多种分法。

3.引导幼儿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材料;

教具:天线宝宝两个、蛋糕一块、二等份图卡10张

学具:长方形纸、剪刀、尺、毛线、包装纸;吸管、圆片、三角形、正方形;硬币、蚕豆、雪花片、纽扣、小碗;量杯6个、天平、蛋糕、番茄、豆腐干、刀子、菜板、橡皮泥等。

活动过程:

1.幼儿将长方形纸进行二等份。

(1)班上请来了两位小客人,看看是谁?它们还带来了最喜欢吃的蛋糕,可是只有一块蛋糕,两人都想吃,怎么办?

(2)请一位幼儿动手试一试,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两块一样大呢?(重叠)

(3)教师小结:把蛋糕分成一样大的两份,这种方法叫二等份。想想蛋糕除了这样分,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每位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张像蛋糕一样的长方形纸,请你想出和别人不同的方法进行二等份?

(4)幼儿动手操作,展示幼儿分法。(边与边对折、对角折)请幼儿比较一下,分出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变化?

(5)教师小结:小朋友用了对折、对角折对长方形纸进行了二等份,把它分成了两份一样大的图形。

2.幼儿分组操作,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二等份。

(1)天线宝宝邀请你们到宝宝乐园去参观,愿意吗?参观时小朋友应不推不挤,有秩序地参观,看看乐园里有什么?教师介绍各种材料,请小朋友帮忙把里面的东西进行二等份。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重点指导天平秤量、实物分法等。

第一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剪刀、吸管。

第二组:毛线、彩带、尺、剪刀。

第三组:硬币、蚕豆、雪花片等。

第四组:量杯、水。

第五组:天平、橡皮泥、蛋糕、番茄、豆腐干、刀、菜板

3.幼儿讲述操作过程、方法。

(1)小朋友分过很多东西,请你想一想你分了什么?怎样分的?

(2)幼儿讲述各种分法,教师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想想在什么时候用过目测、数数法----

(3)教师小结:小朋友在乐园里用了目测法、折叠法、计量法、数数法等对乐园里的东西进行了二等份。

4.游戏“看谁说得对”

天线宝宝想和你们做游戏,请你看图形说说它是不是二等份?比一比谁说得又对又快?

5.延伸活动

在生活中,除了进行过二等份,还可以分成几份?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学习四等份、五等份------

注意事项:

1.教师事先应将天平调试好,在幼儿操作天平称量物体时,教师重点观察、指导幼儿称量物体时,要使天平保持平衡。

2.如果幼儿在操作中对乐园里的物品进行了四等份,教师可请该幼儿说说自己的分法,鼓励幼儿的创新,自然引深到四等份。

知识背景的材料:

幼儿在园吃苹果、蛋糕等点心时,有的幼儿常要求吃一半,我说:“怎样才能分成一样大的两块?”想想平时在生活中还对哪些东西进行过分块?幼儿纷纷从家中找来了吸管、毛线、硬币、纸、橡皮泥等多种材料,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商讨着具体的分割法,有时还争论不休,看着孩子们有如此浓厚的兴趣,便产生了二等份的课题。

爱宝贝网QQ交流群

782149782

欢迎各位妈妈加入交流!

宝宝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 官方微信→

    宝贝网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宝贝网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爱宝贝网 © 2018-2023 www.2baobei.com版权所有,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