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和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要求的规定,指导和支配着整个教学活动。只有设计和确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运行才会有明确的方向,教学过程运行的效果才会有科学的评价依据。设计和确定教学目标首先要从整体出发,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其次,对各项总目标进行分解,使其具有可观察、可测量性。再次还要考虑目标的难度要适中,以确保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能够达到。
2、分析和了解学生实际
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主要包括学生已有的学习准备状态、认知结构及认知发展水平、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非认知品质,以确定教学活动的起点。同时还要分析和了解学生从教学活动开始到教学活动结束这一过程中,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应当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和了解学生,既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实际,又要把握好学生集体的学习状况,这样教学设计就会更有针对性。
3、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对教学时间的分配主要包括:一是对教学总体时间的分配。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的规定和教学任务的总量,对一学期或者一学年的教学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安排。如开学初教师所填写的《课程教学计划进度表》,实际上就是对教学总体时间的规划安排。二是对课程单元教学时间的分配。根据每一课程单元教学内容的知识容量、重难点等确定所需的教学时间。三是对每节课的教学时间的分配。课堂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决定着教学的成效和质量。一般来讲,要分配和控制好课堂教学每一环节的时间和教与学各自所需时间非常重要。
4、分析和组织教学内容
首先要分析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及教学要求,然后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在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体系结构、深度广度等的同时,重点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以及所包含的教育、能力、方法因素。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实际,选择学生学习的内容,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内容的表达或呈现的过程和方式。
5、选择教学方式和媒体资源
从广义上讲,教学方式的选择包括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等内容。要确保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熟悉不同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特性、功能、适用范围和基本要求,根据课堂教学目标任务、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身的教学风格来合理选择。除此,还要考虑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尤其是在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上要从学校教学实际出发。
6、设计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为了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节教学过程的运行状态,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提供依据。教学评价从功能作用上看,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从参照标准来看,有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从评价工具上来讲,有测验、测量和考试;从评价方式和内容上讲,有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个人作品评价等。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科学选择具体的教学评价方式。目前档案袋评价已成为中小学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