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必较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战国·荀况《荀子·富国》。该成语的本义是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形容斤斤计较,十分吝啬。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宾语。
1、锱铢必较的意思
本义是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形容斤斤计较,十分吝啬。
近义词: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反义词:宽宏大量、慷慨解囊
2、锱铢必较的故事
锱铢(zī zhū),这两个字都是金字旁,说明和钱有关。锱铢其实是古代的两个计量单位,就和我们现在的斤、公斤一样。古代有很多奇特的计量单位,汉人刘向的名著《说苑》里面记载说:十六黍(shǔ)为一豆,六豆为一铢,六铢为一锱,四锱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也就是说,锱是一两的四分之一,铢是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我们现在是十两为一斤,古代是十六两为一斤,所以才有“半斤八两”这个成语,半斤就是八两。我们现在一斤是500克,一两就是50克,但按古代的算,一两是31.25克。
可以用计算器算一下,一锱大概是7.8克,一铢大概是1.3克。不管是一锱还是一铢,都是不到10克的东西,轻如鸿毛,但是有人连这点重量都要计较,所以才有“锱铢必较”这个成语。意思是很小很小的差别也不放过,很少的钱也要算计,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儿也会计较。
“锱铢必较”最初出自《荀子·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意思是即使把国家的土地一点一点地割让贿赂别人,虽然割让给了对方,但对方的欲望是不容易满足的,会变得越来越贪得无厌。
3、锱铢必较造句
锱铢必较是人性的缺点,一个事事都计较的人,他失去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更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