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课前解析】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革命领袖毛主席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感恩,懂得珍惜。本课重点一是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二是学习根据问题找出文中明显信息的方法,体会乡亲们的情感。
关注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理解每段内容。本文共3个自然段,第1段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第2段写为了解决村民的吃水问题,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第3段写乡亲们饮水思源,立碑纪念。本文是革命传统故事,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适当提供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历史背景。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6个左右结构,1个独体字,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重点教学笔画“横折弯”。会认13个生字,可以根据已学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重点识记2个偏旁,心字底和广字头。
关注词语和句子:课后安排了“读一读,记一记”练习,在学习生字时,应引导学生理解和积累“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并让学生用这些词语说说句子,在语境中加强理解与运用。本篇文章中一些句子中带有陌生的新词,学生理解和读起来有难度,如“瑞金城外、沙洲坝、水井、挑水、石碑”等,可结合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帮助理解。
关注朗读:本课朗读指导侧重两点。一是指导读好课文中带轻声的词语,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等方式进行指导。二是关注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引导学生先读好词语,再连起来读句子。还可借助停顿符合读通长句子。
【教学目标】
1.认识“吃、忘”等13个生字和心字底、广字头两个偏旁;会写“吃、叫、主、江、住、没、以”7个字和“横折弯”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读通顺句子;积累词语。
3.能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体会乡亲们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积累词语;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吃、忘”等13个生字和心字底、广字头两个偏旁。
2.会写“吃、叫、主、住、”4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初步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教师导入新课:这首歌是歌唱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照片上的人名字叫毛泽东,他是我们新中国的第一位主席,他为中国的革命奉献了一生,我们尊称他为“毛主席”。100元人民币上都有他的头像,那是我们表达对毛主席的怀念。今天,我们一起去瑞金城外的沙洲坝,看看那里的乡亲们是怎样怀念毛主席的。
2.教师板书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学生齐读课题。
3.认识生字“吃、忘、井”。
教师过渡:课题中有三个生字,请用你的火眼金睛把它们找出来吧!并大声地拼读。(指名拼读,其他学生跟读)
重点指导:课件出示“忘”,组词:过目不忘。
教师提问:这个字有一个新偏旁,谁认识呢?
预设:心字底
教师追问:你还知道哪些字是心字底?
预设:想、念……
我们以前学过一个偏旁“竖心旁”(结合课件比较识记“心字底”)
4.指导读题:吃水/不忘/挖井人。
5.教师质疑:题目中的“挖井人”是谁?“吃水人”是谁?为什么“吃水不忘挖井人”?
(设计意图:用歌颂毛主席的歌曲导入,渲染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既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有利于情感目标的达成。)
二、初读课文,认字读词。
1.自读课文,随文识字。
教师过渡:同学们请带着问题,用右手食指指着课文大声朗读。
教师提出要求:
①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②用自己喜欢的标记标出课文中的生字,并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教师过渡:同学们圈画了哪些生字呢?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请学生来当小老师教读,读对了,跟着读,读错了,教他读。
(2)课件出示词语。
教法指导:先自己读词语,读准字音。再小组一起读,读准确,读整齐。
(3)教师提问:去掉拼音的这些词,你们还会读吗?出示课后题《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
学生开火车读、男女生PK读等多种方式来纠正字音,识记字形。
(4)全班齐读词语。
(5)指读要求会认的不带拼音的13个生字,检查学生认字情况,并交流认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从中找出生字,自读生词,激发学生识字的愿望,培养识字的兴趣。运用多种方式巩固生字、新词,为学习课文扫清障碍。)
三、再读课文,感知全文。
1.自读课文,读通句子。
教师过渡:生字宝宝藏到句子中,你还能读准确吗?请大家再来读一读课文。
教师提出要求:
①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②不熟悉的字词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2.指导朗读,师生互评。
(1) 教师提问:同学们,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预设:3自然段。
课件出示标段过程,校对,修改。
(2)指导长句朗读。
教师过渡:课文中的这几句话有些难读,老师现在送你们一根根小魔棒,它能帮你们把这些句子读得更好听。除了遇到逗号停一停,看到这根小魔棒你也可以稍稍停顿一下。请你自己试着读一读吧!
(3)练习朗读课文。
教师过渡:有了这根小魔棒帮助你们,课文会读得一遍比一遍好!在以后的朗读中,你都可以请这根小魔棒来帮助你!这个小魔棒叫“停顿符号”。现在,请小朋友们用我们刚刚学到的读法,自己再把课文朗读一遍。
①自读课文。
②分自然段请学生展示朗读,教师纠正朗读,师生互相评价。
③齐读课文。
3.学生自读课文解疑,感知全文内容。
教师过渡:读完课文,我们再读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师引导思考:吃水人是谁?挖井人是谁?为什么不忘挖井人?
预设1:吃水人是沙洲坝的乡亲们。
预设2:挖井人是毛主席,或战士,或乡亲们……
预设3:因为他们帮助乡亲们吃上了水。
(设计意图:先读好词语,再读通句子,便能把课文读正确。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人人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评议中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找到对方的优缺点,提高学生读书能力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吃、叫、主、江、住”,指名认读、领读并组词。
2.学写生字“吃、叫、主、住”。(注意:左右结构生字的教学指导。)
(1)出示田字格中的“叫”、“吃”。
教师引导思考:观察一下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两个字都是“口字旁”。
预设2:都是左右结构。
教师追问:写好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什么?
预设1:把中间部分写紧凑一些。
预设2:还要注意左右两部分的大小、宽窄。
教师引导质疑:从“口”变到“口字旁”写法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教师小结:老师把你们的发现编成了一句小口诀:“口”字变成“口字旁”,变小变瘦左上摆。大家一边读一边想象一下这样的变化吧。
教师板书范写:(吃 叫),学生观察口字旁的位置并书空。
学生描红临写后展示、评价:口字旁在左上格得一颗星,右半部分竖提低竖长得一颗星。
(2)出示田字格中的“主、住”。
教师板书范写:(主 住),学生书空。
教法指导:采用分类识字、比较识字方法。
3.教师布置任务:完成生字书写,小组内展示,选出书写小明星。
(设计意图:在学生描红临写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指导学生正确掌握生字的结构,关注特殊笔画,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努力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有机结合。)
五、课后作业
1.练习朗读课文,并朗读给你的小伙伴或家人听。
2.在田字格里把生字“吃、叫、主、住”认真书写两遍。
六、板书设计
1吃水不忘挖井人
吃叫主住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江、没、以”3个生字和“横折弯”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能从文中找出明显信息。
3.体会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感情,学会感恩,懂得珍惜。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和词语。
教师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课,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你们记牢了吗?下面我们来玩识字游戏——摘星星。
2.指名朗读课文:
教师过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板书课题:(吃水不往挖井人)
教师提问: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1: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的事。
预设2:乡亲们后来立碑纪念的事。
教师小结:课文讲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解放后,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乡亲们立碑纪念毛主席。
4.认识新偏旁。
(1)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毛主席),引出“席”字。
教师提问:“席”的偏旁是新偏旁,你认识吗?
板书教读:(广)“广字旁”,学生书空广字旁的笔顺。
(2)读句子“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设计意图:生动活泼的识字游戏,既抓住了低年级小学生喜爱游戏的心理特点,又巩固了所学生字,真正让学生“在乐中学”。)
二、读听结合,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教师过渡:这个故事和毛主席有关,那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呢?请同学们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句子中的那儿是指哪里?指名答。
预设:江西瑞金城外一个叫沙洲坝的村子。
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从文中的句子读到的。
2.师帮助学生理清:江西——瑞金城外——沙洲坝的关系。
3.重点认识“沙洲坝”。
教师引导思考:沙洲坝是个怎样的地方呢?听老师唱一首民谣。大家一起读一读,从
民谣中你知道了沙洲坝是个怎样的地方?
预设:沙洲坝那里干旱缺水。
4.教师过渡:是呀,沙洲坝要是三天不下雨,连洗手帕都没水,可见那里是多么干旱呀。乡亲们吃水一定有困难,不信,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以自己喜欢方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
2.教师提问:从第二自然段中你了解到什么?谁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答,答案不一)
教师引导思考:为什么挖井?
预设:因为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1)教师提问:“很远的地方”这个词说明什么?
预设:路程很远,吃水很困难。
(2)教师引导思考:看图片这是挑水的工具——扁担和水桶。这是在挑水。想象一下乡亲要走那么远的路去挑水,会有什么感觉?
预设1:这样挑水会很累。
预设2:这样挑的水不多、还很容易洒出来。
……
3.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沙洲坝人民吃水的困难。
教师过渡:是呀,沙洲坝的村民们吃水实在太困难了,这一切被当时居住在那里的毛主席看见了,他可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们有感情的来读这句话。
学生有感情朗读。
4.教师提问:毛主席决定如何去做?
预设:他决定带领战士们和乡亲们挖井。
教师引导思考:再读题目,想一想“谁是挖井人”?
预设:毛主席、解放军战士和乡亲们是挖井人。
教师过渡: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乡亲们和战士们的共同努力下,井终于挖好了。请你有感情的读这段话。
指名朗读、齐读。
4.拓展想象:沙洲坝的村民们有了这口井,会干哪些事?
预设1:村民们可以洗衣服、做饭,比以前方便多了。
预设2:村民们还会用水种菜,不用去很远的地方挑水了。
……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师过渡:毛主席是伟大的,正是在他的带领下,解决了沙洲坝村民们喝水难的问题。他的心中总是想着人民。那么沙洲坝的乡亲们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读第三自然段找出答案。
2.教师引导思考:同学们,请再好好读读这句话,想想看,石碑立好后,乡亲们每天来到井边打水,看了以后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过路人看见了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预设1:乡亲们看到会想:这就是我们的毛主席带领我挖的井。会说:感谢毛主席。
预设2:过路人会想:这就是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的井呀。会说:毛主席真伟大。
……
3.教师小结:乡亲们以此来表达对毛主席,对战士们的思念和感谢。带着你的思念,带着你的敬佩读读石碑上的字。
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4.教师布置任务:除了毛主席以外,还有好多的革命家、老前辈也是这样处处为人民服务,谁来讲一个?
教师过渡:今天同样也有许多叔叔、阿姨为我们能过上幸福生活在辛勤的工作,有的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我们应该怎样做?
5.教师小结: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为了大家的幸福而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也不要忘记对自己关心、帮助过的人。所以说课题的这句话,“吃水不忘挖井人”已经被广泛运用,意思是不要忘记对自己关怀、帮助过的人。
6.齐读: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师板书:(时刻想念)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在读说中通过课文中的明显信息,既体会到毛主席和战士们的奉献精神,又感悟到普通农民饮水思源的淳朴行为,在人文内涵的挖掘上,结合学生生活体验,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又超越文本,让学生学会感恩,珍惜美好的生活。)
三、由扶到放,指导书写。
1.教师过渡:这节课我们来学写“江、没、以”三个字宝宝。
2.教师引导思考:写字时应保持什么样的姿势呢?我们来复习一下。学生读《写字歌》:身正肩要平,臂开两足安,莫忘三个一,看清再描仿,笔笔用心写,功到自然成。
3.出示“江”和“没”。
教师引导思考:请仔细观察,写好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指名回答)学习笔画“横折弯”。
师适时指导,示范书写:(江 没),学生书空。学生书写,并展示。
4.出示“以”。
教师引导思考:仔细观察,要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师示范书写:(以)学生书空。
5.小组内竞赛描红、临帖,并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识字,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小组内竞赛写字,可以大大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教师总结: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他那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回家后,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并把今天学的生字认认真真地写两遍。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既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五、板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
时刻想念
毛主席
江 没 以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特别关注了语文要素的训练与培养。本课的语文要素是“读好长句,能从文中找出明显的信息”。本课第二课时依据语文要素目标,通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挖井?”“毛主席决定如何去做”“谁是挖井人”“沙洲坝的乡亲们是怎么做的”等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读思结合,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反复读,多形式读,进而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找出明显的信息。引导学生学习阅读理解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在第二课时结合图片理解词语“挑水”,直观理解挑水不易,更深刻地理解乡亲们吃水之难,挖井之利。根据低年级学生特别,运用直观形象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所传达的感情。本课还特别注重情感教育,注意教育引导学生要懂得感恩,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但由于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距离,学生的想象能力欠缺,致使学生对于“革命”“很远的地方”等词语理解还不够到位,从而影响了对文意的深刻把握。学生对本课的历史背景也不是很了解,对毛主席的生平了解不深,为此,应在课下布置学生观看毛主席生平的电影或纪录片等,以增强对革命历史题材文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