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要从幼儿抓起,萌发幼儿爱劳动的情感。
“萌发幼儿爱劳动的情感”是《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的主要目标之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对幼儿提出了“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关心尊重他人、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等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要求。为实现劳动教育从幼儿抓起,提高劳动教育的有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笔者对本园教师和家长展开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幼儿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实践策略。
一、抽丝剥茧:幼儿园劳动教育现状调查
笔者从幼儿劳动教育的认知、内容、形式、家园合作等方面进行调查,发现几乎所有教师都认为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和独立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但在实际保教工作中,幼儿在园劳动教育时间占比少,幼儿园劳动教育缺乏制度、课程、实施条件等方面的保障,“无系统化的劳动教育园本课程”“担心劳动产生安全隐患”“幼儿园劳动教育表面化、形式化”等问题突出。
家庭方面,家长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给予幼儿参与劳动机会偏少;家长开展劳动教育重结果、轻过程,随意性强,缺乏针对性和持久性。此外,在家庭劳动中,家长与幼儿互动较少,忽视幼儿的探索体验。
调查中,笔者还发现教师与家长在劳动教育主体职责的认识上存在较大偏差。他们对劳动教育的沟通不仅少,且存在关注点不同等情况,未能达到合力的功效。家园合作开展幼儿劳动教育任重道远。
二、追根溯源:影响幼儿园劳动教育开展的因素分析
基于调查结果,笔者结合相关研究,从家庭、社会、幼儿园三个层面分析幼儿劳动教育的影响因素。家庭层面,影响因素主要为家庭成员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教育的指导方法等。社会层面,受传统观念影响,劳动被视作谋生手段,对劳动教育意义认识存在偏差,导致劳动教育被弱化、异化。幼儿园层面,幼儿园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及是否为其实施提供充分条件,直接影响劳动教育的开展。另外,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教师的劳动教育观以及师资水平也是影响劳动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
三、有的放矢:幼儿园劳动教育对策措施
1.基于幼儿,优化劳动教育实施
依据“幼儿为本”的理念,本园对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组织管理和实施评价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在“乐劳动”课程建构中,设置“生活劳动”“种植劳动”“主题课程渗透式劳动”“游戏区劳动”四大板块内容,从“自我服务劳动”“服务他人劳动”两个维度展开。在实施过程中,以生活化、游戏化、情境化的方式,引导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在保障劳动教育时间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多元支持。
2.领域渗透,促进幼儿整体发展
目前,幼儿园劳动教育以专门的劳动活动为主,缺乏与主题活动的整合,缺少全方位的渗透,较难兼顾到幼儿整体发展。本园尝试将劳动教育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教育相结合,在主题实施中将幼儿动作发展、语言交往、科学探究、情感交流、艺术创想等方面的发展目标渗透在劳动教育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使幼儿体验到“劳动光荣”“劳动快乐”的情感,增进幼儿在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方面的感知和体验。
3.整合资源,推进家园合作
家庭是劳动教育的起点。针对家园幼儿劳动教育分离现状,本园利用班级群和校讯通平台及时公布幼儿园劳动教育内容和幼儿表现,通过家园宣传栏、公众号、班级群、家长会、家长助教、家长开放日等途径,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以提高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实现劳动教育的协同。
引导家长积极为幼儿做好榜样,为幼儿提供日常劳动锻炼机会。引导家长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身心特点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允许幼儿尝试和犯错,培养幼儿自主参与劳动的兴趣。根据幼儿园劳动教育内容安排,引导幼儿每天在家完成一定的劳动任务。
此外,幼儿园争取与村镇、社区各单位和部门联系,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挖掘具有地域、生活和文化特性的劳动课程资源,实现多样化劳动资源的融合。(兰溪市香溪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