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我不吃手了》
1、背景案例
幼儿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基础的教育,它的基础打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在《幼儿教育词典》中指出:“保护牙齿,要纠正吸吮手指,咬指甲等不良现象。”吸吮手指是人类最初的进食方式,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对于一个婴儿来说,吸吮手指是一种正常的行为,这种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所以,在纠正吸吮手指这一不良习惯的教育过程中,我能与家长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2、案例描述
徐姐姐,阳阳又吃手了。
当小朋友午睡起床时,就听到小朋友告状声:“徐姐姐,阳阳午睡时又吃手了。”这时候,阳阳会用无辜的眼神看着我,仿佛在说:“我不是故意想吃手的,是它自己要跑到我的嘴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只是提醒他说:“阳阳,你自己要注意呀,你已经长大了,是哥哥了。不能总是吃手,如果总是吃手,手指都要被你吃坏了,而且也很不卫生,手上有很多细菌。”阳阳听到后也总是点点头,表示一定会改正。
那是什么声音?
集体教学活动时间到了,我正在给孩子们讲绘本故事《我要洗手》,孩子们都被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安静地在倾听着,突然,有一种“啧、啧、啧”的吸吮声,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转头朝发出声音的地方望去。“哦!”原来是阳阳在不知不觉地吃手呢!阳阳看到同伴们都看他,马上就意识到自己又吃手了,不好意思地用无辜的眼神看着我,仿佛又说:“我不是故意的,它又是自己跑到我嘴里的。”这时候,我轻轻地批评他,提醒他说:“阳阳,你看看,你吃手发出的声音影响到大家听故事了,你要注意喔。”阳阳还是点点头说:“好的,徐姐姐”。说着,他把手放下来和大家一起又安安静静地倾听故事了。
3、案例分析
心理学家曾做过研究统计,发现成长时期的婴儿大多有吃手指的习惯,而少部分的4岁幼儿仍会保持这种习惯。
一般来说,幼儿吃手指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但如果长期频繁吸吮手指则会对幼儿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婴儿有一个口欲期,这一时期以满足口唇刺激为先,除了吃奶之外,幼儿会把手放在嘴里吸吮,以获得一种愉悦感。”吃手这一现象是孩子婴幼儿时期口腔的敏感期,一般在3到5个月时期出现,多数幼儿会自然度过这个时期,然而少数孩子因为在敏感期没有得到满足,没能很好的度过口欲期,可能转变为习惯性吃手,吃手的行为成为了固定的条件反射,成为一种不自觉的下意识行为,很难纠正。有的孩子在思考、焦虑或无聊时,会通过吸吮手指的方式来缓解不安或进行自我调节。
本案例中阳阳小朋友是小班的孩子,今年三岁半。语言表达能力挺好的,爱唱爱表演,老师、小朋友都很喜欢她。但他有个不好的习惯——爱吸吮手指,在上集教活动时、游戏时、午睡入眠前,都发现阳阳有将手指放入嘴里吸吮的情况。如果看见他在吃手,我提醒他,他就把手指拿出来,但过一会儿又会开始偷偷地吸吮手指。阳阳妈妈也和我进行过几次交流,据了解,其原因是阳阳在断奶时就有吃手的习惯,阳阳妈妈开始没太在意,没想到却使他养成了这种不好习惯,并且一直没能将这个不良习惯改掉。当他们认识到其吸吮手指的危害时,又以孩子年龄小,不忍心用强制的手段,制止他,结果就错过可纠正不良习惯的黄金时期。阳阳的父母十分重视他的教育,但如何才能改掉阳阳吃手的习惯,一直是阳阳妈妈头痛的问题。曾试过多种方法,但效果不大。
从以上两则活动中,让我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指导不够,只是用常常提醒的教育方式,我应该想出更好的教育方法,帮助阳阳改掉吃手这一不良习惯。
4、问题讨论
(一)改变常常提醒的教育方法,变强化缺点为强化优点,进一步纠正幼儿吃手的不良习惯。
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每当我发现阳阳吃手时,都是提醒他不要把手放到嘴里,可是事与愿违,我越是提醒他不要吃手,他却越是吃得厉害。好像他是故意跟我对着干似的,有时候还真的有点让我不知所措。因此,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在检查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指导教育方面确实存在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我始终都只是在不停地提醒阳阳不要吃手,而这种提醒的方法效果并不好,只是让他吃手的不良行为不断强化。因此,我的教育指导方法,非但不能纠正他吃手的坏习惯,反而会使他更加忘不掉吃手这件事。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及时地改变了教育方法,变强化缺点为强化优点。所以在阳阳不吃手时(哪怕只有一分钟的时间)我就会马上对小朋友们说:“小朋友们,我发现阳阳长大了,他现在不吃手了。你们看是不是?”小朋友们看见了之后就回答说:“是呀,阳阳现在不吃手了。”阳阳得到了老师和小朋友们的表扬。高兴地笑着,同时,有意识地把他那刚刚抬起想要放进嘴里的手指拿了下来,就这样在我的一次次地强化优点的教育过程中,阳阳吃手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少了。
(二)从心理上下手,让幼儿认识了解吸吮手指的坏处,建立改掉吃手习惯的信心。
长期吃手指的习惯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如果不及时纠正,随着年龄的增长,吃手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拇指脱皮,手指变形。同时,孩子在吃手指时会把手上的病菌带入体内导致一些疾病的产生,另外,长期吃手还会影响恒牙和下颌的发育,导致变形。而阳阳吸吮手指的行为是经过长期时间积累而成的,在纠正他吃手习惯的教育中,如果用强制的方法,会使阳阳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我采取了引导、鼓励的教育方法,使他认识到吸吮手指的坏处,建立起改掉吃手习惯的信心。于是我通过故事活动《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宝宝的手指》让阳阳知道吃手会产生的后果,从而让他下决心改掉自己吃手的坏毛病。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监督阳阳,转移其注意力控制吸吮手指的念头,培养良好习惯。
(三)支持、鼓励他改掉吃手的不良习惯
因为大家都很喜欢阳阳,也知道他有吃手的不良习惯,因此有时难免会遭到小朋友的讨论,如:“有一次在玩音乐游戏‘找朋友’时。阳阳想和霈儿一起玩这个游戏,但是霈儿拒绝了他,还说:“我不想跟你拉手,因为你要吃手。”阳阳听了很难过。我看到了,及时安慰阳阳:“其实每个人都有不良的习惯,只要我们改了,别人还会喜欢你的。
小朋友都很喜欢阳阳,但是他们不喜欢吃手的孩子,只要你改了吃手的坏毛病,小朋友还会和你一起玩的。”事后,我还发动全班幼儿一起鼓励、帮助阳阳改正吃手的坏习惯。
(四)家园一致,共同探索教育方法,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工作顺利开展,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配合与理解。家园配合会是教育孩子最好渠道。如果阳阳在园不吃手,而在家吃手的话,那么他永远无法形成不吃手的良好行为习惯。为此,我积极的与阳阳妈妈密切的联系,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积极参加我们的教育方法,逐步建立科学的育儿观。另外,在进行家园工作中,我还注意到工作的方法,如:首先向阳阳妈妈汇报阳阳的进步,同时向阳阳妈妈提出配合的要求,这样家长就会很乐意支持我的工作。经过一次次老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这样不断地进行教育、培养,使阳阳渐渐地改掉吃手的坏习惯。终于在一天早上,阳阳妈妈在门口送阳阳,刚好碰到我晚班,我就在门口接孩子。阳阳妈妈一见到我就高兴地说:“徐姐姐,阳阳现在在家也不怎么吃手了。”看到阳阳一天天在进步,看到阳阳妈妈眼里也流露出信任的目光,我心理也感到无限欣慰。
5、案例评析
深入领会新《纲要》内涵的精神,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在新《纲要》的精神指导下,使我对以后的教育工作树立了一个更明确的方向,我要将《纲要》精神认真贯彻于工作中,并在实际工作中注意以孩子为本,以孩子的发展需要为本。注意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而给予及时的指导,继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做一名孩子们喜欢的幼儿教师,使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得到更大的发展,而进一步打好“终身教育”中的基础。
1.营造温馨、友爱、安全的家庭环境,不要用激烈强制的方法让孩子停止吃手,比如在手上涂药、看到孩子吃手就打骂等。特别是在人多的时候不要当面阻止孩子吃手,这样造成他们心理上的无助感和紧张不安,导致孩子心理上的伤害反而加剧了吃手指的习惯。
2.多与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让孩子做一些个跟手部有关的桌面游戏,帮助孩子用其他方法来宣泄和转移情绪。如:在孩子容易产生吃手指行为时,让他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如捏橡皮泥、玩拼板玩具、做飞机模型等。
3.要纠正孩子吸吮手指这个习惯,家长不能着急,要慢慢引导。可以与孩子共同了解手上是有细菌的,细菌通过口腔进入我们的身体,让孩子认识到吃手是不卫生的习惯,会影响健康。
4.将它变成自律,家长减少提醒的次数,与孩子共同商量制定目标。
5.借用绘本、动画片,用故事的方式告诉孩子吃手的危害,如绘本:《我不再吃手了》、《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宝宝的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