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手表是谁的?
在小班活动室里,小朋友正在玩自己的玩具,李蓓霓哭丧着脸跑来说:她放在抽屉里的新手表不见了。我忙询问其他幼儿,王莹蕾说:她看见俞心佳玩过手表。我又询问俞心佳,可俞心佳却说手表是她的。放学后,我问来接俞心佳的奶奶,她奶奶说:“这只手表不是我们的。俞心佳曾吵着要买手表,我没答应,因为家里的玩具太多了。”
案例二:谁拿走了同伴的书?
一天来园时,宋涛告诉我:昨天他的一本“皮卡丘”的新书被刘明易拿走了。待刘明易来园后我询问此事,他却说,他没有拿过这本书。这时旁边的宋涛、黄成等几个幼儿都说他们看见刘明易昨天把书带回家的。我又问刘明易是否有此事,他改口说:那本书是他的,他的书和宋涛的书是一样的。我想,待我问过刘明易家长后再说。第二天,经调查得知:刘明易没有这本书,他确实拿了宋涛的书。我当即对他进行了说理教育。他承认自己错了,并表示要改正错误。可是,几天后,他又拿了李正霏的书、邹芸的玩具飞机。并再一次撒谎说是同伴送给他的。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撒谎的时候,但并不是所有的撒谎行为都说明孩子存在严重的问题。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撒谎一般可分为“过失撒谎”和“有意撒谎”两种。过失撒谎大多是无意的,非功利性的。如案例一中的俞心佳撒谎就属于这种情况。过失撒谎性质不算严重,也比较容易纠正。而有意撒谎则不然,它是孩子的主动行为,大多是故意编造,带有明确的功利性。如案例二中的刘明易撒谎即可列为有意撒谎。有意撒谎与过失撒谎比起来情况比较严重,如不加以及时纠正,会形成不诚实的不良道德品质。
那么,怎样纠正孩子的撒谎行为呢?
心理学家认为,对于过失撒谎,成人不必过于紧张,也不必严加训斥,只要巧妙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分清想象和现实,就可以纠正。而对于有意撒谎,成人要引起注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帮助这些孩子改掉撒谎的毛病。
1. 善于发现孩子的撒谎行为。如果一些孩子在说过几次谎话后,未被成人识破,他就会为自己的“胜利”而庆幸,以后就有可能越来越爱撒谎。反之,如果成人及时识破孩子的谎话并加以教育,孩子以后就不会轻易的撒谎了。
2. 强化诚实行为。在纠正孩子的撒谎时,奖励诚实行为比惩罚撒谎行为更为重要和有效。所以,成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多表扬孩子的诚实之处,奖励孩子的诚实行为,这样,孩子就能体会诚实比撒谎更有好处。
3. 说理与故事相结合。成人要告诉孩子,撒谎会失去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诚实却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成人还应给孩子讲一些撒谎者最终自食其果、下场可悲的故事,如“狼来了”。讲一些诚实者受人尊重、结果可喜的故事,如“诚实的列宁”、“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其实,对于孩子撒谎,成人既不要认为孩子小,撒谎没什么了不起,也不要把撒谎看得十分严重,认为“小小年纪就撒谎,以后还了得”。孩子撒谎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想让孩子避免撒谎,应从小做起,从预防入手。
首先,成人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无论这种体验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应按照孩子自己感受到的去说。
其次,成人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一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撒谎。
再次,成人应尽量应做到奖惩适度。很多孩子是在做了错事、遭到严厉的惩罚后,才开始撒谎的。
总之,只要成人对于孩子的撒谎加以重视,并对孩子撒谎的动机及性质加以分析判断,然后,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加以引导、教育,就能有效的预防和纠正幼儿的撒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