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背景
最近我们中一班的医院游戏中,看病配药掀起了一股“热潮”。医生和护士互相配合地给病人看病,看完便是配药拿药这一流程。孩子们都十分享受这个关于“药”的过程,但是我也发现,孩子们对于医院游戏中的配药过程还是陌生的,只是随意的把一个药瓶递给病人。那么,该如何引导孩子们了解配药的环节呢?我也在医院的游戏中观察并尝试着……
观察实录
今天的区域游戏开始了!涵涵和桃桃选择了医院游戏,只见两个人聊了几句,最后各自商量好涵涵做医生,桃桃做护士。随后涵涵学着医生的样子摆弄着医用器具,桃桃则在忙着拿药给医生,站在一旁观察的我看了五分钟后,也加入了他们的游戏中……
我捂着肚子来到医院:“请问有医生在吗?”
涵涵抬起头举起身份牌说:“有!我是的!你生病了?”
我坐在椅子上看着涵涵说:“是的,我肚子疼。”
涵涵拿起听诊器放在我的肚子上来回移动着:“让我听一听。是不是吃了不卫生的东西呀?”
我摇摇头:“没有呀,就刚才吃了一块蛋糕!”
涵涵:“哎呀,那个蛋糕肯定坏了,你是吃坏肚子了。”
涵涵小医生一边放下听筒,一边拿起画笔,开始帮我写“病历”。不一会儿,就把一张病历递给了我,说道:“给你,去桃桃那边配药吧。”我接过病历,回应道:“好的好的,谢谢医生。这张病历怎么看呀?”涵涵小医生看了一眼我手里的病历单后,指着画上的人回答:“这个(小人)就是你啊,你吃了一个过期的蛋糕就肚子疼了,然后要吃药。”我“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然后把单子给了桃桃护士。
桃桃接过我的单子后,看了一眼,拿了一个小药瓶要给我,然后又转身去忙别的病人的药了。
我指着药瓶问桃桃:“护士,请问一下我这个药怎么吃啊?”
桃桃看着我说:“早上和晚上吃各吃一次。”
我:“一次要吃几颗药啊?”
桃桃伸出两根手指:“2颗。”
我点点头:“好的,知道了。可是我怕我回家后会忘记怎么吃,怎么办呀?”
桃桃:“你可以来医院问我呀。”
我:“这样太麻烦了吧,每次跑来问你。有没有其他的好办法呢?”
桃桃歪着头想了想,拿起画笔,找出一张纸画了起来,然后拿剪刀剪了下来。紧接着从我手里拿过药瓶,把剪下来的纸片用胶棒贴在了药瓶身上。她一边指着药瓶上的图片一边说:“你看,我画了一个太阳一个月亮,说明就是在白天和晚上吃。这个数字2是表示吃两粒。”我听完点点头表示看懂了。这时,旁边的涵涵小医生也问了一句:“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我笑着回答:“没有了,我要赶紧回家吃药了,不然肚子疼死了呢!”
分析反思
《指南》中提到:“幼儿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发展起来的。”角色游戏为中班幼儿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舞台,在游戏中提升着各方面的学习与发展。今天在朵朵医院中,涵涵和桃桃都能情绪安定愉快的进行医院的角色游戏,两人能通过协商的方式确定角色,角色分工明确,具有认真专注、互相合作的良好学习品质。
在游戏中,两个孩子能将自身的生活经验迁移到游戏中,涵涵按自己的想法模仿医生给病人看病、写病历,桃桃根据病例给病人配药,具有自信、自主的表现。今天我对医院角色游戏的观察也是在上一次对其观察之后的有目的性的二次观察,想引导孩子在配药环节能够有深层性的游戏提升,丰富配药的相关经验和游戏情节。于是我在适当的时间以病人的身份平行介入医院游戏,与两个孩子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在互动中我引导涵涵医生能够结合自身经验进行诊断,自信地介绍病历单,同时又引导桃桃护士主动想到了用表征的形式把服药事项简单记录下来。整个游戏过程,也是两个中班孩子探究学习能力的深入发展。
整体观察之后,我也对活动中的幼儿、教师有了一定的思考与支持。
1. 改进医院游戏记录单以及其他记录性材料,支持幼儿的表征想法。
《指南》指出,4—5岁幼儿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同样可以用自己的符号或图画形式进行表达想法。在这次的医院游戏中,不管是涵涵医生还是桃桃护士,都进行了一定的符号式记录,这是值得同伴间互相学习的表现。但是我也发现,孩子们的记录只是个人想法的表现,对于其他病人,是否能够读懂或者看懂,这是需要思考的地方。因此,我准备接下来要改进医院的记录表格式,不仅让医生能够“画明白”,也要让病人“看明白”。同时,我也要更新药品这一材料,让服药事项的表征记录能够更加的清晰地呈现在药瓶身上。例如把圆药瓶替换成药盒,这洋幼儿的表征记录单就会相应变大,也容易让病人看清。
|
|
|
|
2.通过教师介入、游戏分享等方式引导幼儿在同伴之间有更多的互动交流,提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在这次的医院角色游戏中,我发现医生与护士之间缺少了交流,两个孩子都是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之中,除了互相喊了对方的名字外,关于游戏内容上没有互动交流。
其实,在角色游戏中通过同伴间的人际交往,幼儿能够逐渐认识自己,了解他人;也能够交流知识、经验。在以后的医院角色游戏中,我要多引导孩子之间进行互动性的交流,如与幼儿讨论病人太多医生忙不过来时,护士可以做什么?等,引导幼儿互相分享游戏经验与玩法,从而提升中班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以上,便是我在医院角色游戏中对中班孩子进行的观察与指导。经过这次的观察与介入性指导,我更是对自身的角色定位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我也将追随《指南》的教育精神,不断定位教师的角色,用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陪伴者、观察者等多身份去和孩子们共同游戏,共同成长!